每日书画 | 王羲之《兰亭序》

杭州学习平台2019-12-19
订阅

兰亭序

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人,居会稽山阴,曾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七岁开始学书,先后师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廙(yì),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晚年的王羲之书法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兰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旧拓定武本兰亭》(古本禊帖)

《旧拓定武本兰亭》(古本禊帖)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序》。

赵孟頫临书《定武兰亭》独孤本残本,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赵孟頫临书《定武兰亭》独孤本残本,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来源:杭州市江干供稿中心
作者单位:杭州市江干区投资促进局
责任编辑:裘兴良 张一寒 郑霞
杭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