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节看贵州决战脱贫攻坚·毕节篇】从摩托“变”汽车 看威宁蔬菜产业如何“撑”起扶贫链

贵州学习平台2019-12-20
订阅
作者:吴仪

【开栏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贵州解放70周年,充分展示我省脱贫攻坚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展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实现全面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我省开展了为期6天的“从毕节看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多彩贵州网选派骨干记者分三路前往毕节、黔西南、铜仁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前方记者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将脱贫攻坚中贵州发生的变化呈现给读者,敬请关注。

12月19日,在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宁雪榕)金针菇2期项目包装工厂,记者看到,百余名包装工人穿戴整齐,在包装线上紧锣密鼓、井然有序地完成包装工作。一株株雪白饱满的金针菇很快被装箱包装成印有“威宁雪榕”的产品,即将被销往贵阳、云南、上海、广东等地。

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务工群众井然有序包装产品

“威宁的气候适宜各类食用菌生长,作为贵州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食用菌还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威宁雪榕外联主管李文碧告诉记者,考虑到气候条件及市场等因素,公司在2015年1月入驻威宁经济开发区,开展以金针菇、杏鲍菇和香菇等为主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加工、深加工、包装及货物进出口等主营业务。

“食用菌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厂里的员工大部分来自附近乡镇。”李文碧介绍,自公司入驻以来,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同时采取“产业工人”模式,开展岗前培训,招聘周边农户成为员工。在政企携手努力下,公司已解决当地2000余人就业,其中有1387名贫困户。员工每月平均有3000元收入,年收入基本突破3万元,达到“务工一人,脱贫一户”的预期效果,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走在威宁雪榕厂区内,停车区域基本停满了小汽车,李文碧透露,这里停放的车辆基本是员工的家用车。“只要一个家庭里,两三口人到厂里工作,公司免费提供三餐、住宿,每人年收入达3万左右,一年就可以添置一辆汽车。”

停放在厂房区的汽车

工作一年买一辆车,这对曾经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困家庭而言,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但在厂里,很多员工实现了这“不敢做的梦”,邓招奎便是圆梦人之一。

2017年5月,邓招奎进入公司,同年年底,他与妻子就把“两轮”摩托车更新换代为“四轮”小汽车。回忆当时买车的心情,邓招奎仍旧记忆犹新:“激动呀,没想到能有开上车的一天!从县城回老家的路程由1小时缩成了半小时,方便太多了。”

谈及换车的历程,邓招奎说,“以前养牛喂猪,搭上成本,一年到头的家庭收入就两万左右,勉强够温饱,考虑到送小孩去城里上学方便,狠心花3000多元买辆摩托车,都心痛半天。我们没想到在这工作一两年就真的买了车。”

和邓招奎一样,厂里员工陆续购置了汽车。邓招奎说,前几年厂里停放的汽车不到二十辆,这几年,整个厂区的停车场都停满了车。厂区越来越多的汽车,无一不再证明,当地群众在政企合作开展的产业扶贫中获得了脱贫致富的底气,坚定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务工群众在为香葱除草

同样,在地势平坦的威宁中海社区蔬菜种植基地,附近贫困群众也从白菜、白萝卜、莲花白、香葱等蔬菜产业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19日下午,几十名来自周边乡镇的务工群众穿梭在绿油油的香葱田埂间,动作娴熟地拔葱、除草。

“每天有80元务工费,包吃包住,上个月领了2800元工资,比在家里种玉米、喂牲口强。”来自兔街乡新光村的贫困户陈粉仙笑容满面地说,“希望明年能按时脱贫,让家人早点过上好日子!”

威宁中海社区蔬菜种植基地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蔬菜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威宁自治县大力发展“三白”蔬菜产业,规划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6.5万亩,预计产值1.5亿元以上,带动贫困人口4万余人。

另外,根据“易地产业扶贫”的创新理念,当地6月启动实施易地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创新精准脱贫打法,在县城周边打造高质量、标准化蔬菜基地,吸纳边远乡镇贫困群众务工增收。

在威宁冷链物流中心,务工群众进行蔬菜分拣

据悉,为带动边远乡镇贫困人口脱贫,威宁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由县农投公司牵头,与开心农业、同心弘盛公司、金丰公社、八一合作社等长期从事蔬菜种植销售的10余家经营主体合作,共同打造全链条蔬菜产业。

而贫困群众则在全产业链中受益。“蔬菜基地所获利润由县农投公司和经营主体及贫困户按比例分成。”中海社区党支部书记陶泽虎告诉记者,在确保收回生产投入的前提下,全年蔬菜销售利润的55%由县农投公司平均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分配给经营主体,3%作为农投公司管理费,2%分配给村集体。

短短半年,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县城周边乡镇(街道)易地蔬菜产业扶贫基地已达到3万亩,采摘后的新鲜蔬菜经过冷链物流中心分拣、包装、装箱发货,远销东南亚、粤港澳大湾区、北京、上海等地,带动边远乡镇500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

如今,蔬菜产业已成为威宁的主导产业。在产业扶贫各项措施推动下,威宁群众也用双手努力创作着脱贫致富的美好明天。

来源:众望客户端
作者单位: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王莹思 吴迪
贵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