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委员声音】文军扶贫谱壮歌,委员有话说

贵州学习平台2020-01-16
订阅
作者:张迪 吴迪 刘俊希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阵地,每一条战线都以不同的方式、发挥最大的优势、尽最大的努力参与其中。其中,“文军扶贫”行动不仅身体力行地展现文化艺术战线的为民担当,更是打造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文化扶贫、思想扶贫新格局。

文化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快融入”

“为了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政府在易地扶贫搬迁点上安排了大量就业技能培训。但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除了重视劳动技能的培训外,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和培训体系去保障搬迁点孩子的文化文艺的相关培训。”贵州省政协委员、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肖勤提出建议,希望政府能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文艺培训上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的心灵成长更顺利。

省政协委员肖勤

“书法进了搬迁点,曲艺进了搬迁点,能够激发孩子对文艺的兴趣。”肖勤认为,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尽早接触到文艺作品,一是可以让“感恩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二是可以激发孩子学习文艺特长的兴趣,“有特长的孩子就会很快地变得有自信,能更好地融入城镇,用乐观向上的态度来迎接新的生活。”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创业者,伟大的时代也需要敬业的书写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有142位同志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我希望能把他们相关的事迹以及他们为脱贫攻坚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书写和记录。这些事迹和变化如果被完整记录下来的话,将是一段非常珍贵的记忆。”肖勤建议,把2020年定为脱贫攻坚“文军扶贫”工作年,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支持,让更多作家投身创作,关于贵州脱贫攻坚英烈的报告文学集,让英烈事迹彰显后世。

为主旋律影视精品力作“加油”

过去的2019年,贵州推出了《伟大的转折》等一系列主旋律影视的精品力作。而在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文联电影家协会法人安洨华看来,政府还应该为主旋律影视精品力作的拍摄“加把油”。

“主旋律影视和商业影视作品不同。由于市场的原因,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制作拍摄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会非常突出。”安洨华建议,应该设立专门针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融资平台,为主旋律影视作品提供资金扶持。

省政协委员安洨华

2020年贵州的主旋律仍然是脱贫攻坚。安洨华说,今年省文联电影家协会将组织会员单位把更多脱贫攻坚等主旋律电影送到脱贫攻坚一线,鼓舞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们。同时,用镜头去记录贵州的脱贫攻坚的好故事,用镜头把这些必将载入史册的故事最鲜活的画面记录下来。

“美丽的自然山水、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这是贵州的宝藏。”安洨华认为,近年来贵州旅游持续“火热”,但宣传力度还不够。她希望能够通过电影的镜头去展现贵州独特的美,宣传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旅游经济为脱贫攻坚助力。

作家要在脱贫攻坚中践行“四力”

“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而这背后其实凝聚着全省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今年两会,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作家》副主编、贵州省作协副秘书长孔海蓉带来的提案是:发挥“文军扶贫”作用,书写贵州脱贫攻坚新篇章。

省政协委员孔海蓉

孔海蓉认为,作家也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今年贵州省宣传部长会提出,2020年是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我们要落实宣传部长会的要求,组织更多的优秀作家深入基层,跟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去挖掘贵州脱贫攻坚过程中那些催人奋进的故事,创作出更多有温度的、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用文艺的力量助推脱贫攻坚。”孔海蓉提出,希望能够争取得到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推动这项工作做得更好,通过文艺作品展示多彩贵州拼搏奋进的形象,让全国乃至世界看到不一样的贵州。

对于如何增强文艺作品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孔海蓉也有自己的想法。“文艺作品在脱贫攻坚中扶智又扶志。”孔海蓉认为,如果文学作品能够获得影视化开发,就能够将故事更形象、更生动地呈现出来,扩大宣传面、增强感染力,激发脱贫攻坚的强大信心。

来源:众望客户端
作者单位:多彩贵州网
责任编辑:王莹思 喻丹
贵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