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广西与东盟贸易现状分析及展望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广西学习平台
2021-09-06
作者:韦万春

2021年7月27日,首趟联程运输的中越、中欧班列在广西崇左凭祥市成功发车。李伊 摄

据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连续21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20年以来,即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西与东盟外贸仍实现正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达2375.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1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450.6亿元,同比增长36.4%,东盟持续位居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一、广西与东盟贸易的主要特点

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快速增长。2020年,广西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1125.6亿元,占广西对东盟进出口的47.4%;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进出口分别为483.5亿元和94.2亿元,分别增长28%和123.8%。2021年随着边境贸易渠道不断畅通,加上海关实施“集中申报、整进整出”等便利通关模式,以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进出口均实现倍增。

机电产品进出口双增长。2020年,广西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639.3亿元,增长18.9%,其中家用电器出口增势强劲,共出口32.8亿元,增长192.7%;广西自东盟进口机电产品398.7亿元,增长11.3%。2021年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机电产品375.7亿元,增长23%。

东盟国家需求旺盛,继续助推出口快速增长。2021年,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PMI仍处于扩张区间,对我国商品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上半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450亿元,同比增长36.4%。

越南为最大贸易伙伴,其次是泰国。2020年,广西对越南进出口1762.4亿元,增长0.5%;对泰国进出口380.4亿元,增长19.3%。2021年上半年,广西对越南进出口1049.7亿元,增长31.5%;对泰国进出口263.7亿元,增长52.8%;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出口增幅明显。

二、促进广西对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利好因素

经贸合作平台成效更加明显。2020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外贸企业总数达1751家,进出口1553.9亿元。2021年1月广西印发《推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指导意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自贸区平台更有效服务区域经贸发展。东盟博览会已形成对东盟合作先发优势,有效推动广西对外开放合作,如第17届东博会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创历史新高。跨境产业合作方面,广西已与8个东盟国家开展园区合作,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马中关丹产业园不断吸引投资,有效拓展了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经贸合作。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广西已建成万吨级泊位95个,2020年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目前广西已与7个东盟国家、47个港口建立密切运输往来,开通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47条,到2021年4月2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大关。常态化开行广西至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4条跨境公路班车运输线路。中越跨境班列(经凭祥铁路口岸)正常开行,2021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省、区、市经广西北部湾港进出口货值900亿元,增长57.3%。

外贸增长点更加丰富,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活跃。2020年9月,广西首批以“清单申报”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货物顺利通关。2020年广西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202.7万元,全部出口至越南,外贸新业态进一步激发广西对东盟外贸发展潜力。叠加互市商品进口来源地扩展、商品用途扩大、准入品种增加、多种运输方式进口等政策落地,将有力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增长,广西对东盟贸易增长点将更加丰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在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规定等方面降低门槛,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更加活跃。2020年,我国批准印度尼西亚火龙果、柬埔寨鲜食芒果等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广西自东盟进口农产品增长12.6%,随着准入东盟农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带动更多东盟农产品进入广西市场。

广西对东盟汽车出口潜力巨大。依托较为完整的产业格局,广西正重点建设面向东盟的南方汽车出口制造基地,出台了《关于支持扩大汽车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广西汽车企业出口。当前东风柳汽在东盟商用车市场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已位居中国品牌第二,其中越南重型物流细分市场连续五年市场占有率第一。随着恒大新能源汽车、天际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入驻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广西汽车产业对东盟出口潜力进一步增强。

广西与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前景广阔。2021年1月召开的首次中国—东盟数字部长会议通过《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旨在推动东盟数字发展与合作。目前,位于南宁市的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正推进项目建设,已吸引华为、东软、麒麟等80余家企业意向入园。2021年3月8日,广西成立5G产业联盟,加速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和“数字丝绸之路”打造,促进5G网络建设、产业创新以及人才培育,推动广西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面向东盟的金融门户更加开放。截至2020年10月末,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1.2万亿元,规模在9个边境省区、12个西部省区排名第一,其中东盟市场占71%,人民币成为广西与东盟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202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涵盖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人民币结算便利化、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等内容,面向东盟的金融门户更加开放并将继续服务于经贸发展。

三、扩大和促进广西与东盟贸易的建议

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边境地区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保障;稳定边境小额贸易支持政策,推进实施“百企入边”工程,主动承接产业链转移;积极推动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助推广西边境贸易高质量发展。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以推动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为契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关键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做强做优汽车、机械、电子信息、高端金属新材料等重点支柱产业,发挥广西汽车产业集群优势,持续吸引汽车产业先进产能,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和国外市场调研,推动广西汽车更好“走出去”;不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适配性,为广西外贸发展提供良好产业基础。

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区位优势及资源互补优势,扩大产能合作,强化与东盟国家的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与新兴市场贸易潜力,提升订单来源多元化;充分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资源互补优势,助力企业扩大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并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深挖出口潜力。

持续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继续完善港口、航道、联运中转等基础设施,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以高水平综合物流服务助力更多海洋经济合作项目落地;引导企业利用好各项制度创新红利,不断发挥广西自贸区、东博会等平台作用,密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实现广西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有机衔接。

挖掘各类贸易方式潜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贸新业态、边境贸易规范管理,实现更多互市商品落地加工,惠及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自贸区、5G产业联盟等合作平台作用,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金融、电子商务及数字安全等领域合作。此外,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经贸往来为目标推动金融门户建设,推动区域金融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成效。

(本文刊载于《当代广西》杂志2021年第17期)


来源:当代广西
责任编辑:王鹏 黄漓娇 莫桂
本文为地方平台发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