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协委员穆瑞杰:开展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河南学习平台
2021-01-21
作者:田明

为什么要开展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把黄河文化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为黄河流域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赋予黄河流域“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战略定位,明确提出要开展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河南在弘扬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承担着责无旁贷的作用。

为顺利推进河南省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了对黄河文化认知度的调研,收回有效调研问卷1016份,调查发现:在体验方面,旅游、美食、故事是大众走近黄河文化的主要渠道;在传播方面,文化场馆和主流媒体是讲好“黄河故事”的主要载体;在消费方面,人民群众更接受看得见、摸得着的黄河文化产品。

河南省黄河文化传承创新面临什么问题?

大众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调查显示,有6.3%的民众认为自己对黄河文化有深入了解,75.2%的民众认为自己对黄河文化有一定了解,另外还有18.5%的民众对黄河文明没有了解;缺乏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符号。

此外,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的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在调研中,民众认为在传承黄河文化中应当发挥最大作用的业态是“创意设计服务”(52.55%)、“文化娱乐休闲服务”(54.52%)、“影视节目、动漫等内容创作生产”(57.47%),但目前这几个业态在提供黄河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如何开展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首先,要加强对黄河传统知识的整理传播,系统整理黄河文化典籍:凝练黄河文化符号、策划黄河知识普及活动、加强黄河文化普及教育;其次,要打造黄河文化记忆精品项目:积极开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打造一批黄河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发展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完善黄河流域公共文化服务;最后,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精神与优良传统:深化对黄河文化的精神特质研究、加大黄河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力度、恢复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加强对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引导。(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田明)

(原载于2021年1月20日《河南日报农村版》2版)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康巍 张巧娟 田建光
本文为地方平台发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