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湛高铁串起4市13个城镇 粤西城市带发展“换挡提速”

强国号发布内容
中国交通报
2020-11-12

“阳江的自然风光美,景点多,交通也便利,我们这次就专门过来玩。”11月4日,在位于广东省阳江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门口,来自湛江的赵女士正与伙伴们合影留念。

“高铁便利又舒适,一点都没觉得累。”谈起来时的行程,赵女士拢了拢被风吹散的头发,丝毫看不到旅途的疲惫,她所乘坐的高铁线路正是于2018年7月1日开通的江湛铁路。作为粤西大地上的首条高铁,江湛铁路开通运营两年多来,在便利了粤西人民出行的同时,助推粤西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产业转移 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

“江湛铁路开通,大大缩短沿线4个主要城市时空距离,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加快了沿线城镇化进程。”有着多年行业研究经验的学者曾兴表示,“未来几年,江湛铁路沿线的13个车站所处的城镇将成为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粤西城市带将熠熠生辉。”

江湛铁路全长约355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途经江门、阳江、茂名、湛江4个地级市。通过这一公交化、快速化、大能力的“黄金通道”,粤西城市带和珠三角城市群连为一体,使粤西城市带进入“齐步走”时代。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加速器,高铁推动粤西地区发展“换挡提速”。目前,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地的高铁新城已破土动工或初具雏形,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明显加快。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江湛铁路的开通为粤西地区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契机。目前,粤西沿线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开始大规模承接产业,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珠三角众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均将“落子”粤西四市。

数据显示,江湛铁路开通两年,带动粤西四市的GDP每年增长3%以上。

快旅慢游 门票经济转向综合经济

“目前,每天来报粤西高铁团的人数超过300人,约占公司省内游出游人数的四分之一,粤西高铁团已成为公司省内游业务增长的‘火车头’。”广东铁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国内部部长郑小玲介绍。

粤西地区自然山水与人文古迹交相辉映,地方特色鲜明,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业发展条件。高铁的修建吸引了更多游人前来观光度假,激活了粤西旅游产业的活力。

江湛铁路途经景区持续掀起了“旅游热”,沿线城市纷纷推出粤西沿海高铁旅游专题展,发布高铁旅游线路及优惠政策,倡导成立高铁沿海旅行社联盟。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环境,在高铁站建立无缝换乘的旅游立体交通体系,提供咨询、交通、住宿、导游、门票一条龙服务,粤西“快旅慢游”时代已经来临。

据统计,今年江湛铁路沿线开平碉楼、阳江海陵岛、茂名放鸡岛、湛江红树林等著名景点游客人数将增长5成以上。

“江湛铁路开通两年后,沿线许多城市旅游产业已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发展,变‘人流’为‘人留’,拉动城市餐饮、住宿、购物等领域的收入增长,粤西群众的幸福感也大大增强。”广东省高铁经济研究学者金一兵表示。

特色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精品旅游景区大量涌现,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致富……如今的粤西,漫长铁道线铺展延伸,高速铁路飞驰而过,绘就了一幅经济腾飞、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

记者 张雅凌

责任编辑:连萌 孙妍
本文为强国号发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