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十大杰出村官”袁洪度心系民生,建设最美乡村

江苏学习平台2019-10-22
订阅
作者:马浩剑

10月18日-19日,第十九届全国“村长”论坛在江苏张家港永联村举行,江苏常州市天宁区牟家村党委书记袁洪度获评2019年中国“十大杰出村官”。

全国“村长”论坛2000年成立,是以全国60万个行政村、500万“村官”为主体的年度最高盛事。本届论坛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主题为“共建共享·文明富裕”,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名发展成就突出、发展特色明显的村庄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共话乡村振兴。

牟家村是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最美乡村”,每家每户征订党报。近年来围绕“都市桃源、体验小镇”目标,牟家村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推出了“伊酷拉探索岛”、前湾牧场、油车市集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展现了“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动人画卷。村书记袁洪度多年来埋首实干,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先后当选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中国好人”等。

袁洪度是土生土长的牟家村人,在乡里邻间的口碑一直不错。2000年,袁洪度创办了一家小型企业,效益不错。“我当村委书记之前,厂里的年营收大概在3000万元左右,也没有贷款压力。”袁洪度说。2009年,村里的老书记退休了,上级组织认为袁洪度能力强、有威信,是接过牟家村重担的最佳人选。当时,袁洪度颇有顾虑:“村书记不仅要处理村民间的家长里短,还要让整个牟家村‘又富又美’,可不是简单的差事。”经过再三考虑,袁洪度决定将厂子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去村里上任,“既然组织信任,那我就好好干,一定要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做点事。”

赤心向党,夯实党建基础

袁洪度始终认为,如果把一个村、一个地方看成是一艘船,那么党建就是那根能承得起重量、保得住强度的龙骨,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工作中,从两委班子的选配、普通党员的规范管理、坚持标准发展新党员,到督促党员在工作中亮身份、亮责任,言行接受群众监督等,袁洪度都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他将党建工作与农村工作的短板紧密结合,干就干好、干到一流,放大党建对发展的倍乘效应。深入实施“牟+阵地”,打造远程教育、党课、道德讲堂等学习载体,建设牟家党建主题公园、党建展厅、党群服务中心、党报村等阵地,开展“小戏台大道理”、普法教育晚会,推动党建工作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勇于开拓,铺就强村之路

自担任村书记以来,袁洪度一刻也没闲过。袁洪度说:“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展、共同富裕,让大家都高兴是应有之义。”在对下走基层听民情,对上跑部门熟政策的基础上,他心里对牟家村的发展也越来越有谱了。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系统谋划、超前布局牟家村“乡村振兴”事业,以高质量产业转型为支撑、以生态修复提升为核心,全面推进牟家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突出三个“转”:“一转三”,推动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将高效农业、新型工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做好“大农业”文章。“低转高”,推动低端农产品向高端农产品转变,培育“良绿葡萄”“拇指西瓜”等精品农产品,积极抢占高端市场。“内转外”,利用牟家村的品牌效应和集体积累,与大连北海村、新疆克州坎久干村结对共建,放眼国内外积极寻找发展共同体,拓宽发展新空间,推动牟家村走向世界。在他的带领下,牟家村集体资产持续保值升值,10年翻了一番多。2017年村级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万元。

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

自袁洪度上任后,按照“规划先行、科学布局、长期建设、集中居住”的原则,实施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广节约集约型、生态高效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模式,着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三集中”理念,走特色化现代化的新农村道路,将新农村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精心打造水乡特色、近悦远来的新型田园乡村。目前,在全村2.1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已形成600亩的工业区、600亩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区、300亩的居民集中生活区。率先启动集中居住建设,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村主干道“白改黑”和绿化、亮化工程,开挖生态景观河贯通全村河道,更新全村河道护栏,建造农桥、排涝站,实现全村污水管网化,垃圾处理一体化,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中国最美村镇。

文化引领,提高幸福指数

“尽管钱袋子鼓起来了,但在文化方面跟不上或止步不前,那么这样的村子难称小康村,村民也不是真正的富,必须‘文化立村’”,袁洪度这样说。

他从江南农耕文化入手,2010年改建完善了全省唯一的规模农博馆。初战告捷后,一鼓作气建起了景观门楼、村史馆、垂钓中心、跑马场等,不断厚实乡村文化阵地。同时,依托牟家村文体公园、“群艺楼”等载体,不定期举办篮球赛、送戏下乡、锡剧表演等活动,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美丽乡村“即有面子,更有里子”。为让村民足不出户知晓世界,袁洪度给每家每户订阅了党报,成为远近闻名的党报村。村民小组长陆兴中说:“比起城里人,我们的文化享受一点都不少!”

心系民生,诠释服务宗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袁洪度始终坚定党性,坚持人民立场,真心实意为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用自己的实言实行诠释了人民利益至上。袁洪度始终坚持“三个不”:不拿村里1分工资,不抽村里1根烟,不喝村里1两茶,彰显了“人民公仆”的责任与本色。村里的老干部李耀泉说:“2009年那次村‘两委’换届,有的候选人经济实力比袁洪度更雄厚,但比他无私的,没有。”

不拿1分钱工资的“贴钱书记”,心系百姓事事件件。2009年,在袁洪度的倡议下,牟家村成立了全区首个村级慈善基金,用于救助村内的重病户和贫困户,袁洪度第一个带头捐了15万元;老人反映外出看病难,袁洪度带头捐款翻修村卫生院,聘请专家驻村;夏黑葡萄丰收却卖不掉,袁书记打电话包销了2000箱;集中居住老年人安置困难,袁书记就筹建高标准颐养园,让老年人颐养天年;村里五保户沈元大患了癌症在医院没钱治疗,袁洪度对院长说:你给他做手术,我结账;村民承洪生重病,妻子又患癌症,袁洪度带头捐款。“为人民服务”,袁洪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服务袁”。

袁洪度做村书记10年多来,牟家村年年有发展、年年增亮点,党建引领风清气顺、村美人和,干部群众走出去都是挺着腰杆。牟家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中国最美村镇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最美基层干部”、最美常州人、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中国好人、中国农村新闻人物、中国环保十大年度人物、中国最美村镇50人、中国乡村振兴贡献人物等。全村没人不称赞:“咱村的这个‘服务袁’打着灯笼也难找。”

作者单位:常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王党生 苏芳 蒋志初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