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人才,无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江苏学习平台2019-10-09
订阅
作者:张安宇

用3D打印技术为国产大飞机打印零部件,解决了传统模具研发周期长的难点,且新型材料零件重量更轻,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飞机使用寿命;采用物联网技术制作的“纳维码身份证”无法被复制,伪造文件、身份盗用、假冒产品和欺诈行为将无所遁形;制定冷水洗涤技术标准,引领冷水洗涤技术发展趋势……系列科技创新实践擦亮了江苏无锡高新区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一块块金字招牌。

“高新区近年来全力服务科技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今年前8个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到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4.2%,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在全省同类开发区中居首,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产值均保持了10%以上或20%以上的高速增长,科技与人才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无锡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深耕关键技术,企业登台成科技创新主角

“企业的产品需求来自市场,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基础研究,解决一些关键技术,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把一个个实验性产品做出来,离不开人才梯队的建设。”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负责人谈及,随着我国空冷电站的迅速发展,核心部件的铝钢复合带需求缺口扩大,而该材料国内无法量产,全部依赖进口。银邦为此深耕关键技术,生产出的层压嵌入式铝钢复合带材性能稳定,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在电力、汽车、石化、工程机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近日,位于无锡高新区的汉和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的试飞场地上,多架农用无人机进行了编队飞行演示。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技术的进步让无人机操作更简单,只需手机下载操控软件后即可用手机操控无人机,十分便捷。“这些农用植保机搭载精密仪器,喷洒农药更加精准,还可通过数据记录仪及时采集田间信息,将肥、水、病、虫、产量等信息反馈给专家及决策系统,为建立现代农业大数据库提供依据。”相关专家说。

汉和无人机—水星一号

和银邦、汉和一样,无锡高新区众多企业深耕关键技术,成为科技创新主角,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科技创新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日益提升。近年来,在土地资源供应、环境容量、要素成本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增长要素由传统的土地、劳动力等逐渐让位于知识、人才、环境等,这些变化带动规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8%的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163.5亿元,各项数据均在全市领跑。

汇聚创新要素,职能部门积极搭建平台

在公共游泳馆游泳,市民最关心的是泳池水质,但游泳馆往往不能及时提供水质情况,如今这一问题解决了。近段时间,一些泳池新增了LED显示大屏,水温、PH值、余氯、水浊度等指标一目了然。“用传感器取代传统人工采样,能让市民更直观地及时了解泳池水质情况,以便放心游泳。这样的物联网泳池水质监测系统属于智慧体育的运用,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近日,无锡智慧体育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物联网泳池水质监测系统由智体园的海韵体育开发,而像海韵体育这样的企业在智体园还有不少。智体园是全国首个具有“互联网+体育”“物联网+体育”特色的产业园区。园区设立了政策性孵化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注册、培训、融资、科技中介、后续支撑等服务,致力于集聚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科技含量,打造体育时尚,引领体育消费。海韵体育正是有了这个科技创新平台全方位的支持,才得以成功孵化出来。

无锡高新区各部门积极搭建平台,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全区目前聚集各类创新中心、众创空间、孵化器31家,其中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级的10家、省级11家和市级9家,共有服务创业团队成员79人、创业导师112人、各类研发机构400余家,以及围绕企业发展设立引导基金、风险担保、企业银团等。无锡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去年以来,高新区先后获批建设江苏省物联网创新中心、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品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锡高新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落地运营。近日,这三个创新和服务中心将同时揭牌,以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无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广聚天下英才,积蓄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

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区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着力营造“发展引人、事业留人”的创新创业环境,聚集专业人才6.2万多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员接近8万人,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推动人才与高新区一同成长。这些科技人才成为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领跑全省的底气所在,成为该区“走在前列”的依据所在。

该区还通过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展一系列海外招才引智活动,变“筑巢引凤”为“海外寻才”。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搭建的对外宣传推介、高端人才猎聘、项目成果落地等对接平台,推动了引才机制的国际化。目前已设立英国、美国、德国等3家海外人才工作站。

紧扣产业出台扶持措施全力培育科技创新“沃土”

高新区聚焦优势产业出台政策和扶持措施,全力培育科技创新“沃土”。前不久,高新区举行了一场种子资金“赢在起跑线”推广会,吸引了众多创新创业项目、银行和投资机构参加。种子资金是由高新区投资设立的非营利性专项资金,投资对象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需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定位要求。种子资金受托管理机构无锡市新区科技金融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种子资金将根据‘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公益化、服务管理规范化’要求运作,按照和社会化资金1:1的比例进行联合投资或跟进投资,当企业达到正常盈利或启动下轮融资等条件后,种子资金便会退出,真正做到扶持早期企业生存发展,孵化培育一批优秀早期项目。”

今年以来,该区还制定了“高效益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以及相关配套文件10多个,全面推动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大力推行科技企业优惠政策申报“不见面”服务,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对处于孵化阶段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今年将提供更多灵活、便利、适用的融资支持,加快让科技‘雏鹰’的翅膀硬起来。对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成长性企业,将加大在金融、财税、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帮助其解决‘成长的烦恼’,确保未来三年新增科技企业2000家、瞪羚企业30家。”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来源:中共无锡市新吴区委宣传部
作者单位:无锡日报高新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仇玥 袁俊华 蒋志初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