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于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的这幅《行楷七言联》,纵135厘米,横30厘米,水墨纸本,作者为清代学者祁隽藻。
祁隽藻《行楷七言联》
此幅《行楷七言联》文曰:“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落款为“祁隽藻”,下钤“祁隽藻印”赤文印、“子叔颖号淳甫”白文印。其联对仗工整,首尾一贯,左右和谐,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蕴藏儒雅文化的意味,又有雄阔开张的庙堂气氛,构成了一种高雅、沉静、安详、含蓄和内向的美。
楷书中夹带行书之意,得颜、柳的精髓。其运笔顿挫,严遵柳法,给人以筋骨劲健的美感。其章法疏朗开阔,均匀平静齐整。横、直、撇、捺等笔画神清骨秀,气血丰满匀称。字的点画安排与形式布置平和峻丽,雍容端庄,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作者虽长期在朝为官,身为帝师,却能摆脱“馆阁体”的束缚,不流于柔媚。
祁隽藻(1793年—1866年),山西寿阳人,字叔颖,号春圃,晚年号观斋,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著名政治家、学者。他经历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因此有“四朝文臣”“三代帝师”之称。祁隽藻能诗善文,精于书法,书风自成一格,在清代中晚期被誉为“一时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