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在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

陕西学习平台2019-10-06
订阅
作者:陈竹凤

原标题:捡拾历史遗落的珍珠 在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

咸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2360多年的建城史,渭水穿南,嵕山亘北,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自古就是西部战略重镇和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五陵塬上,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咸阳因此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咸阳历史人文深远宏阔,是中华文明天然的博物馆和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开创的革新开放、创新进取、诚信有为的文化元素,是“大秦故都 德善咸阳”城市品牌和“崇德包容 尚法创新”咸阳精神的底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咸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故都咸阳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咸阳大地上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得到及时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我们不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咸阳清渭楼

世界遗产:丝路遗光

从长安出发,沿昔日的陕甘大道(明代,从兰州经定西、西巩驿、会宁、青江驿、静宁、平凉到西安的官道,俗称中大路或陕甘大道)翻过“北山”不久,在古丝绸之路上有一座花果山。花果山上有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兵匪所凿刻的九曲十八洞,利用险峻狭窄、易守难攻的地形,保全生命和财产。唐朝建立,社会安定,花果山点灯山成为民间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点灯人把花果山崖面上1700多个灯孔的油灯点亮,沉沉夜幕下,美丽的“雷峰塔”“北斗七星”等跃然眼前,宛若人间仙境。

点灯人点亮油灯。

在距离花果山不远的丝绸之路北道的主干线上,有应福寺,民间俗称“大佛寺”。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是盛唐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

公元618年5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新建的唐政权立足未稳,隋炀帝、王世充、李轨、刘武周、薛举等各自割据一方。6月,薛举率兵前来东犯,李渊命李世民挂帅,统领约4万兵力前往迎战。浅水原之战,凡经三次血战,双方伤亡惨重,最终以唐军胜利而告终。经此一战,新生的唐朝,彻底消灭了西秦薛氏集团,保卫了京师长安的安全。浅水原大战10年之后,为了纪念在大战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在泾河旁建成应福寺。唐朝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几个世纪的社会动荡,开辟了一个相对长治久安的新时代。

今天,古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依稀远去,大佛寺古刹庄严,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驻足观叹。花果山上,灯火绵延千年。点亮灯山,是千百年来人们世世代代对和平美好生活的祈愿。这是深藏于民间、涌动在我们血脉中的民族密码。

灯山庙会和大佛寺石窟这两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启示人们: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非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平安、江河安澜,但和平和幸福从来不是祈求来的,而是在伟大的斗争中取得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将世代铭记自己的历史,敬仰和怀念自己的英雄。

点亮的油灯

彬县灯山会代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6月彬县大佛寺石窟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水的传奇:流淌2200多年

礼泉西王禹村的纸台表演是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王禹村的得名相传与大禹治水有关,至今村西有一条路叫“禹路”,村南有“霄河”。每年正月二十三,村里的姑娘们身穿彩裙,裙脚缀有一米见方的纸台,四周以流苏镶边,行动时围绕四盏灯,不断变换队形。传说上古时代,地上发洪水,大禹治水来到礼泉,在这里率领治水大军挖沟排水,但因水势凶猛,收效甚微。玉皇大帝于是派他的七个女儿于正月二十三下凡相助,仙女们踩着祥云从天而降,舒展长袖,划出一道河谷,大水哗哗流入河道,洪水退去。上古时期的传说虽没有文字可考,却以民俗形式流传至今,记录了古人筚路蓝缕的奋斗足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光辉历程。

当沧海化作桑田,位于中国西北的咸阳,成为了缺水的城市,即使成为秦国首都后,这一点也没有改变。直到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由郑国主持兴修建成了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郑国渠。

郑国渠是中国最著名的灌溉工程之一,是在咸阳大地上诞生的水的奇迹,其作用不仅仅在于2260余年的灌溉效益,还在于开创引泾灌溉先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促使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建立,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郑国渠

郑国渠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程浩大,令人震撼,是秦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主干渠沿用至今,现称泾惠渠,渠首位于泾阳县西北25千米处,今设施灌溉面积已达145.3万亩。郑国渠自秦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汉代白渠、唐代三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清代龙洞渠及民国李仪祉修建的泾惠渠,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古渠口遗址和大量碑刻文献,真实记录与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引水、蓄水灌溉工程。1996年,郑国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郑国渠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6年11月,郑国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非遗保护:硕果盈枝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劳动人民在咸阳大地上创造了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传承,2007年8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基本方针,查清资源,公布名录,抢救保护,创新利用,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展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当代文化的发展繁荣。

弦板腔。 陈竹凤 摄

对包括民间绘画、雕塑、陶瓷、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彩灯等在内的民间造型艺术,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游艺等在内的民间表演艺术,包括神话、寓言、谚语、歌谣、故事等在内的民间文学及其他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实施保护。

从2008年7月市政府公布咸阳第一批3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今,已经先后六批次16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申报保护。

食:民以“面”为天

郑国渠引来泾水,把关中平原的黄壤陆海,变成了天府之国,秦人牢牢地把饭碗端在了自己手中。丰沛的水系浇灌滋养了咸阳大地的小麦、荞麦、油菜、棉花、草地和树木,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先民,同时催生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

花馍。 陈竹凤 摄

这里的面食品种繁多,味美鲜香:三原的金线油塔、咸阳biangbiang面、淳化的荞面饸络、乾州四宝、武功旗花面、旬邑十三花宴席等。丰富的粮油蔬菜水果作物生产及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武功长宁醋、泾阳水盆羊肉、乞丐酱驴肉泾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至明清时期,三原泾阳一度成为西北商品贸易集散地,催生了泾阳砖茶和茯砖茶加工制作业的繁荣,如今这些都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以传承和保护。

衣:咸阳土织布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记录着诗经时代咸阳先民的生活。《诗经·秦风》中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唱出了秦人的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精神,也可以看出穿在日常生活和军需生产中的重要性。咸阳作为大秦故都,拥有广阔的沃野良田,在盛产粮油蔬菜瓜果的同时,也出产大量优质棉花,催生了咸阳纺织及民间刺绣、扎染工艺等的繁荣。

《全唐文》收录女皇武则天的《织锦回文记》,记载了前秦苻坚时期,武功女子苏蕙的一段传奇故事。前秦时期武功女子苏蕙智识精明、仪容秀丽,嫁与秦州刺史窦滔为妻。后来窦滔有了宠姬赵阳台,苏蕙和赵阳台水火不容。窦滔被调任襄阳,想带着赵阳台和苏蕙一起走,苏蕙愤而不去。后来苏蕙后悔,就织了一块八寸见方的手帕,帕上有锦字回文诗,寄给窦滔。窦滔收到手帕,深为感动,于是两人和好如初。武则天认为苏蕙的回文诗手帕“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遂使解读苏蕙回文诗成为风尚。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咸阳当时的民间纺织非常普遍且技艺高超。

据《咸阳经典旧志稽注·武功卷》记载:“武邑为中国农业发源地,习俗以稼穑为本……向不产棉,然在乡间业棉布之小商贩,几于无处不在,由于妇女勤于纺织,以布易棉……盖妇女纺绩,久成习惯,比户皆然。”武功女子苏蕙织出回文诗锦方帕的故事在民间影响深远。后来,在咸阳乃至关中民间,男女在相亲时,女方赠送男方手帕作为定情信物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上世纪八十年代。

如今,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武功土织布、乾州土织布、永寿穿罗秀、兴平土布扎染等已经作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保护。

住:渭北地坑院——渐行渐远的民居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在咸阳历史上,沿渭河两岸曾有过巍峨的宫殿,作为封建皇权的象征,历经兵燹和风雨,如今只留断墙残垣。而千百年来,老百姓的日子深嵌大地之中——地坑窑洞承载着黄土地儿女全部的生活和命运。一方一方星罗棋布的地坑院,依山靠崖,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

淳化县铁王镇塔尔寺村剩下的唯一一口地坑院,村里其他人家已经搬走,地坑窑也相继被平整为耕地。 郑苗裔 摄

然而地坑院存在采光差、通风不良、易塌顶、渗水的缺点和危险,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咸阳市于2009年8月启动了“三告别”工程,使最后一批住在土窑洞、地坑院和危房中的人们搬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美观的现代化新居。

岁月不居,时光常新。咸阳大地上的地坑院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个别地方对保存完好的地坑院实施保护,供游人参观,使古老的民居焕发了青春,也为研究人类进步史的学者留下了一个“活标本”。窑洞越来越成为寻找故乡、追忆乡愁的情感所寄。

经过抢救和挖掘,渭北地坑窑洞建造技术已经名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乡愁记忆:源远流长

人类穴居时代的地坑窑,日渐远去。然而,在黄土地上生活的漫长岁月里,诞生的剪纸、布艺、刺绣、文学、戏剧、音乐、曲艺、舞蹈等,却成为人们永远的乡愁记忆。

旬邑剪纸

在咸阳大地,民间美术之花开放得最为绚丽多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旬邑彩贴剪纸是其中的代表。剪纸是劳动妇女在闲暇时光里的艺术巧思,表达了她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贴在窗棂上的一幅幅明净鲜艳的剪纸,是窑洞人家最生动的风景。而在宽广的渭河和激流飞逝的泾河上,一声声雄壮的渭河号子和泾河号子,则呐喊着人们与自然战斗的力量。还有飞扬的鼓乐、激越的唢呐,缠绵悲怆的秦腔、多彩多姿的芯子表演,这些黄土文化滋养浇灌的艺术蓓蕾,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姹紫嫣红盛开不败。至于在劳动中产生的关中夯歌、关中农耕歌、关中对花、关中情歌,更是生动地传递着一个时代日常的细节,敏感地勾勒出当时人们情感生活的地图。

咸阳地表及地下埋藏的文化遗产数量巨大,价值不可估量,而产生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人们劳动生活伟大创造的智慧结晶,聚集为秦人的精神基因,渗透在经济、政治、社会及 人们日常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追求等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和继承发展,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好像捡拾起历史遗落的珍珠,相信它的光芒会在激荡的世界文化大潮中,引导我们编织镶嵌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咸阳日报
作者单位:咸阳日报
责任编辑:王登 谢卓
陕西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