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的启蒙镇八里村八龙自然寨里,茂密的杉树林依然苍翠。
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杨通平站在其中一吆喝,一只只毛色鲜亮的鸡便从四面八方蜂拥过来。“天天在林子里跑,都很有活力。”
在300多亩杉树林里肆意撒欢的这8000多羽鸡“非同一般”,“享受的是至高待遇。”锦屏县八龙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通平笑言,这些鸡有“房子”住,有音乐听,有山地运动,能喝到山泉水,吃到山林里的昆虫、野菜、嫩芽以及附近农民种植的玉米、稻谷。
“都是为了品质好,有市场。”杨通平说。
除了八龙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身份,杨通平还是八里村村支部副书记,也是启蒙镇出了名的养猪、养鸡致富带头人。
去年,通过采取“党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锦屏县八龙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抱团养猪、养鸡脱贫致富,2018年每户分红1000元,入股贫困户均增收450元左右。
随着启蒙镇着力在山字上做文章,挖掘林业发展潜力,鼓励村民积极发展林下养殖和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锦屏八龙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重点发展林下鸡,租用了300亩林地,建起了10栋鸡舍。
“林下养鸡,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杨通平说,鸡群在林下刨食,林间的草不用再雇人清理,鸡的粪便可以肥沃土地,让树长得更加茂盛。同时,鸡养在林中运动量大,又可采食蚯蚓、瓢虫、蜗牛、蚂蚱等昆虫,以及野菜、嫩草、嫩树叶、草籽等一些绿色植物,不仅病害少,而且味美、肉质好,鸡和鸡蛋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我们完全遵循绿色生态的喂养方式。”养鸡场管理员杨光羽说,他们采用“青绿饲料+煮熟+原粮+山泉水+野生小河鱼+山地运动+音乐” 6个“+” 的纯原粮喂养方法,杜绝使用工业全价饲料、浓缩料及生长添加剂,全天候录像监控,实时视频直播,所喂的这些青饲料、玉米、稻谷也都是从附近农户手中收购的,保障绿色、生态、无公害。同时每天对鸡舍定期的消毒、杀菌。
“这个鸡和鸡蛋营养价值高,我们吃的很放心,经常来买。” 当地消费者杨通雄说。
林下养鸡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今年45岁的八里村贫困户石树桃在养鸡基地负责消毒、杀菌、喂食等工作,一天能收入百余元,“一年有七八个月活干,还有土地流转费用,一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多元。”
“我们的林下鸡已经注册了‘耘锄’商标,与多家公司签订了订单销售合同,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售出3万多羽林下鸡了,价格每公斤达60元左右,行情很好。”杨通平说,下一步他们将在继续扩大林下鸡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为周边有意向的村民提供鸡苗和技术服务,并负责销售,带动大家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