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丨河北磁县北岔口村:醉美乡愁

河北学习平台2019-10-31
订阅
作者:沃倩倩 齐雄 杜东平

在河北邯郸磁县,有一个地方美得不忍离去,让人荡起回味无穷的醉美乡愁。看,那一条条寻常幽深的巷道,那一块块磨得铮亮的青石,那一湾湾寂静无声的流水,那一轮轮秋日暖阳映射下的古宅,有一种莫名的醉美乡愁从心底涌起,走进磁县北岔口村,石碾、石屋……目光所到之处都是浓浓的乡愁记忆。

北岔口村一角。

北岔口村位于磁县西部山区陶泉乡,距县城40公里。四周环山,森林密布,山村古色古香,环境优美,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形成于元代,北高南低,梯次而建,背风向阳,青石铺路,石碾、石磨、古水池等保存完好。

北岔口村一角。

石砌房屋多为明、清及民国的传统建筑,傍山就势,错落有致,民居门楼檐角、水口多为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精致独特,幽深曲折的青石板巷道四通八达,联络着各个主干和枝叶,维系着村里的每个小家庭,高堂、深巷迂回曲折,重重衔接,给人一种“行至幽厢疑抵壁,推门又见一重庭”的感觉。

北岔口村一角。

这里有很多红色革命遗址,1938年2月,全国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进驻北岔口村,第一任县长田裕民就常年工作和战斗在这里,并于同年11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日儿童团。古炮楼、南石圈、丁字圈和御患楼,这些明显带有防御功能的建筑大都分为两层,下方通行,上面是庙宇、楼阁或防御工事。

北岔口村一角。

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岔口村是太行革命根据地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太行根据地的军队、机关和学校,在这里建立了货栈和合作社,收购花椒、核桃、柿饼等土特产品转运到敌战区,换回军需民用的棉花、医药、文具、食盐等,这些物资经御路往返,昼夜不停。为支持抗日,保障军需,繁荣经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于1940年,在北岔口村成立了冀南银行磁县分行。

北岔口村一角。

北岔口村一角。

古寺庙、古石道,古意浓浓,宁静葱郁,徜徉在青石板铺就的村巷中,时间仿佛变慢了许多,虽然墙壁的斑驳与木桩的脱痕多少显得有些孤寂寥落,但丝毫也不影响这处明清石宅的恢弘气息,让人更能感受到太行山般的厚重与积淀。

北岔口村一角。

来吧,到北岔口看一泓清水绕村,让思绪在柔柔地水草漫游; 品鳞次栉比的重重屋顶,让记忆洗净沧桑岁月的凝霜铅华,荡起心头醉美的乡愁。

北岔口村一角。

北岔口村一角。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作者单位:中共磁县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宋立芳 李默
河北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