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境探秘】成都黄伞巷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打造“酒+”特色文化集市

四川学习平台2019-09-29
订阅
作者:陈玉婷 游锴

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边,有一条小巷子叫黄伞巷,小巷衔接着水井坊博物馆和香格里拉酒店,又与兰桂坊、水璟唐紧密相连,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与独特性不言而喻。由于是背街小巷的缘故,过去黄伞巷仅仅作为连接通道使用,没有店铺、没有业态,形态也极为普通。今年,锦江区将黄伞巷作为特色街区进行打造,重点与锦江绿道示范段建设相融合,突出与兰桂坊、水璟唐夜间经济消费场景相辉映。以“酒肆文化”为核心精神,在黄伞巷中植入以老成都记忆为主的特色文化集市,整合串联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旅游消费场景,打造城市的风景、文化历史的长廊、旅游的名片、商业的舞台以及市民休闲的花园。

目前黄伞巷的打造已基本完工,街区已呈现出古街集市的形态,多元化的业态在国庆前陆续呈现,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黄伞街特色街区古韵十足

以“酒肆文化”为核心 串联周边历史文化资源

黄伞巷是一条与乾隆时期有关的街道:清乾隆时进士、翰林院编修顾汝修的府宅原先建在此巷。顾汝修曾奉皇帝之命出使安南(今越南),圆满完成任务后深蒙朝廷嘉许,乾隆帝赐赠黄络伞盖一柄,着四川总督将黄伞盖送至顾家,并将黄伞盖插在顾府门前,以彰其功。至此以后,曾插过圣恩黄伞的顾府小巷,得名“黄伞巷”。

黄伞巷是连接水井坊酒窖遗址、兰桂坊及水璟唐的重要街巷,也是成都市天府锦城文化“八街九坊十景”——水井坊的一个重要街区项目。得益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锦江区将黄伞巷作为联系周边文化与景点商圈的重要文化脉络进行打造。街巷北侧的水井坊博物馆,以真实的生产场景再现60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街巷西侧兰桂坊更是酒吧林立,慢摇、爵士、蓝调、电音等不同主题的酒吧,带来更加多元的国际风味,彰显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因地理位置的衔接,“酒”自然与黄伞巷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水井坊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黄伞巷的打造将以“酒肆文化”为核心精神,植入老成都记忆,打造特色文化集市,整合串联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旅游消费场景。以文艺、音乐和酒文化为载体,让消费者多维度、多层次体验全新成都,刷新成都城市名片。

植入老成都记忆 文化集市古韵十足

步入黄伞巷,街区已呈现出文化集市的形态。整体建筑风格独具清代乾隆时期特色,木质的房屋为穿斗木结构,长短窗上以木质雕花装饰,青砖灰瓦覆盖不施油漆,显得古韵十足。走在街巷,一间间古朴的店铺一字排开、精巧紧凑。纵然风格独特,但其形态却与一街之隔的水璟唐的川西传统院落式民居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又与水井街的古色古香相互呼应,街巷的串联使黄伞巷与水璟唐和水井街融为了一体。

除了在建筑风格上匠心独运,锦江区还别出心裁将原汁原味的老成都基因镌刻在街巷当中。黄伞巷旁有几处不间断的通向兰桂坊的通道,通道的墙壁上都已画上了曾发生在黄伞巷的老故事。从黄伞巷发源至今远近闻名的黄伞肺片、许久以前黄伞巷中四合院的生活场景……一幅幅生动的墙画将旧时光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街巷风貌提升的同时,黄伞巷的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据悉,过去黄伞巷作为兰桂坊的后勤通道、垃圾通道使用,泔水及污水时常污染地面,污物及异味严重影响商业街氛围,地面酒瓶、包装材料等也让环境更显杂乱。在特色街区整体提升打造过程中,水井坊街道强化了对黄伞巷环境卫生问题的整治和管理,配备了保洁人员随时清扫,及时清运厨余垃圾,督导商家做好门前三包,规范商户行为,目前黄伞巷的干净整洁已成为了常态。

穿斗木结构房屋内将引入多元业态

引入多元网红品牌 繁荣夜间经济丰富旅游体验

黄伞巷不仅是兰桂坊、水璟唐重点项目的有机连接带,也是垂直于夜游锦江项目的特色街区,还是锦江区中央活力时尚区的重要元素,将打造成为推进夜间经济、产业社区的重要载体。

水井坊街道发动辖区内43家商家共同成立了水井坊特色街区商业协会,建立了多元主体参与、街区协商共治的特色街区治理新机制和城市有机更新新模式。街道与商家们共同商讨制定了《水井坊特色商业街区业态指导目录》和《水井坊特色街区治理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协会、商家等力量,积极支持街区风貌改造建设和业态调整等工作。

围绕《水井坊特色商业街区业态指导目录》,黄伞巷将引入特色零售、小餐饮、酒吧、咖啡网红品牌,比如,二嬢鸡爪爪、灶门坎把把烧、王先生冷吃兔等,通过全新多元业态组合,丰富夜间经济消费形式。届时,黄伞巷白天将通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让游客更好的感受水井坊酒文化、游览锦江古迹,从味觉、视觉、听觉等多个维度体验不一样的全新成都;入夜后,又转变为特色夜市,消费者乘坐乌篷船欣赏完锦江美景,便可到黄伞巷品尝特色美食,打卡潮流酒馆。既充分展示安静、恬淡、拥有艺术氛围又不失市井情调的“慢成都”,又通过夜间经济丰富旅游体验,带动周边商业、餐饮的人气和生意,推动我区夜间经济的持续繁荣。

来源:成都锦江
作者单位:成都市锦江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方倩 蒋华
四川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