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故事|淄博高青县:八旬老人 执着追梦——农民孙维璐三十年的历史文化情结

淄博学习平台2019-12-27
订阅
作者:张士刚

2018年3月,孙维璐在山东省高青县贾庄窑厂遗址搜集陶片

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小郑家村有一个叫孙维璐的老人,已年近八旬。三十多年前,他去高青县花沟镇贾庄窑厂送货,发现推土机推出的土里有一些陶片、石器,出于好玩,他就捡了一些回家。起初,他先是借来一些历史书籍推敲这些陶片的来源、历史年限,后来转为痴迷收藏,研究起高青早期历史文化。他说,他要用实物证明高青的起源。

2016年3月,种地之余,孙维璐在山东省高青县小郑家村家中学习

2016年3月18日,孙维璐家小院里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山东大学驻高青考古专家和县文物局的学者,在一大批装有各类器物残片的纸箱中,专家们对孙维璐收藏的石块、陶片颇感兴趣,经过仔细询问和现场鉴定,专家认为,这些石块、陶片是新石器时期的器物残片,属于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在平原地区较为罕见,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并称他为高青“田野考古第一人”。

2016年3月,山东大学考古专家在查看孙维璐(中)收集的早期文物残片

2016年3月,山东省高青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文化学者在查看孙维璐收集的陶片

为了实现历史文化研究梦想,三十华里外的高青县贾庄窑厂旧址,小清河沿岸、南水北调东线施工现场,成了孙维璐工作的“主战场”。

每次雨后,孙维璐一定骑车赶到贾庄窑厂挑拣被雨水冲刷出来的陶片,经年累月竟然积攒了很多。有一次,他捡到几块石头,有打磨的痕迹,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琢磨着这地方的人文历史应该在六千年以上。

2018年3月,山东省高青县贾庄窑厂遗址采坑。中间灰土层明显为早期人类活动层

没过多久,他又在八米以下的土层中找到另一个石块,欣喜万分,因为这石块没有打磨痕迹,却便于手握,类似石斧的打砸器,如果是劳动工具就隶属旧石器时代。他拿着这块石头骑着自行车到章丘、邹平、淄川、博山等附近山区找人辨别,山里的长者均表示当地没有这样的石料,他更坚信这个古代的劳动工具来自远方。

2019年12月,山东省高青县小郑家村孙维璐收集的新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

他把陶片分门别类,这些不同年代的陶足,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他认为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产物。

2019年12月,山东省高青县小郑家村孙维璐收集的不同年代的陶足

有一次,他在雨中的土坑里捞出很多黑色的陶片,他认为是龙山文化时期的产物。仔细观察这些陶片,厚薄不一,从3毫米到1毫米都有。他知道这些黑陶的“代表作”是蛋壳陶,既然有1毫米厚的黑陶,找到更薄的“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蛋壳陶就有希望。

2019年12月,山东省高青县小郑家村孙维璐收集的蛋壳陶

终于让他在一堆灰土里发现了蛋壳陶的踪迹。最薄的只有0.5毫米,他欣喜若狂。他知道这蛋壳陶的产地一直还是个谜,就分别在7至8米和10至11米处取了土样,果然细腻、润滑、干硬。

2019年12月,山东省高青县小郑家村孙维璐收集的陶土样本

因为他是贾庄窑厂的常客,后来只要推土机推出陶片就有朋友打电话告诉他,这让他省事不少。他收集了不少陶豆,说是古人盛食物用的,类似现在的碗。

2019年12月,山东省高青县小郑家村孙维璐收集的陶豆,类似现在的碗

一次,窑厂工人送给他一个陶足,他认为是陶制鼎足。能烧制这样的大器,说明当时这个地方文明程度很高。他捡到不少比较完整的小件陶器,就是不知道用途,开始认为是网脚,后来集中到一起去对比,认为是陶制箭镞的可能性比较大。

孙维璐说,他在与古人对话,触摸到了古人的灵魂和指纹,他其乐无穷。其实,他还不知道的是这个类似神秘的贾庄窑厂,在夏代是北齐(方国)的治所,在商代是齐(方国)的治所,在西周是姜太公的封国——齐国的国都营丘,就在今山东省高青县,《山东省历史地图集》有明确的标注。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高青县通讯站
作者单位:中共高青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维堂 许洋 赵潇 郑志侠 徐坤杰
淄博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