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通海县是蔬菜种植大县。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通海紧跟“互联网+”潮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网络平台,多措并举打通网络销售渠道,让通海优质蔬菜走得更远的同时,农户也获得了更多收入。
今年1-8月,通海县电商交易额达到了1.2亿元。
农户在分拣玉米。记者 李秋明 摄
这段时间,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甜玉米集中上市。玉米地里,一个个新鲜饱满的玉米立于秸秆之上,一派丰收景象。而这些玉米,还没采摘就已经依靠电子商务进行了提前销售。
2015年入驻通海的云南荣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通海电子商务的领军企业。两三个月前,公司总经理王希程和他的团队就将玉米通过网络上架销售。在电商页面上,9.9拼单、第2件减6元等亲民价格和活动,让通海的甜玉米销售格外火爆,好评如潮,目前已经拼单3万件左右。
王希程表示,现在他们公司卖出的玉米每天都在800件以上,搞活动时一天能卖出两三千件。
在公司仓库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玉米分拣包装。工人们表示,分拣包装的这些玉米都是当天凌晨5点到8点左右从地里采摘上来的。经过前期冷库里的初级筛选后,一个个泛着清香的鲜玉米被裹上保鲜膜进行装箱。下午5点左右,这一箱箱甜玉米就会搭乘快递车发往北京、上海、湖南等地,走上全国各地民众的餐桌。
王希程介绍,工人们在冷库就提前把玉米等级分出来。一般来说适合电商发货的是2级货,因为2级货比较饱满,价格适中。
通海蔬菜种类繁多,但并非所有蔬菜都适合线上销售。比如一些叶菜类蔬菜容易变质损坏,不适合长距离快递运输。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电商运营商们转变营销思路,积极寻找玉米、洋葱、萝卜等适合品种,适销对路,增强市场竞争力。
王希程表示,一般情况下,公司会进行市场调研,“比如玉米要成熟了,我们会把玉米拿去网上做一个市场调研,看市场需求,竞争程度,有没有价格优势、品种优势等,如果具备网上销售的条件,我们就可以上架进行推广。”
记者了解到,通海县于2015年4月开启了“农村淘宝”模式,当年6月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近年来,通海县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积极搭建运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并适时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培训。有了电商助力,让通海蔬菜走得更远,农户收入更多。
对此,通海县电子商务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都是根据通海当地的气候来决定每个月什么蔬菜适合包装宣传以及适合在网上销售。运营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田地里与农户交涉。”
利用蔬菜大县优势和电商发展的良好势头,通海帮助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助推电商精准扶贫。2018年9月至12月,全县臭参网上销售额突破15万元;2018年6月份,通海兴蒙乡甜瓜上架销售,一个月时间卖出5000单共20吨甜瓜。而目前,通海甜玉米通过联系各大知名平台、大中卖家上架销售,由电商提供货源、包装、人工、耗材、快递,走出了一条具有通海特色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通海县努力培育、引进一批电商人才和电商龙头企业,做好示范引领,稳步提高全县电商交易额。今年1-8月,通海县电商交易额达到了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