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始终坚持把实现煤炭持续消减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重中之重”,实施气煤替代战略、狠抓燃煤锅炉整治、推进区域集中供热、引入市场化机制等多措并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逐渐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落实的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削减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同类园区前列。
2017年扬州化工园区实现减煤4.5万吨,2018年减煤5.7万吨,两年已累计完成减煤10.2万吨,全面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2019年,扬州市下达园区同比减少煤炭2.5万吨的目标任务。1-11月份,化工园区规上非电工业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比2018年已减少4.65万吨,超过序时进度,相比2016年累计完成减煤13.22万吨。预计全年完成减煤5万吨,同2016年相比累计减少约15万吨,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园区成立了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园区“263”办公室工作一组负责减煤工作,编制减煤专项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减少煤炭消费总量重点工作举措,并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制定实施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同时,将专项行动中的各项任务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并按旬提醒、每月督查、季度通报、年度考核。
公共管廊
引入市场运营机制,成立集中供热公司。园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统筹规划,将江苏华电仪征热电有限公司天然气热电联产机组作为园区的公共热源点,承担现有企业的热负荷及新增的热负荷。同时,积极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提升供热服务能力,由园区投资发展公司和华电仪征热电公司合作,组建了扬州华昇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公共供热管网建设和供热运营工作。
江苏华电仪征热电有限公司
强化项目源头管控,深化节能技术改造。严控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替代标准。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实施行业产能等量或减量替代、能耗和污染物总量减量替代。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深化节能技术改造,把节煤、减煤作为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重点用煤企业持续开展以减煤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和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工程改造。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落实相关财税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升级改造工程。
蒸汽管道
实施气煤替代战略,关停整治燃煤锅炉。依托江苏华电实施气煤替代战略,鼓励并支持江苏华电扩大供热范围,进一步提高园区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促成江苏华电与优士化学、大连化工、实友化工签订气煤替代计划。2017年底率先关停优士化学2台75蒸吨/小时和淘汰全部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优士化学锅炉停运后,每年减少约8万吨原煤消费。2019年7月份再关停大连化工1台7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每年减少约7万吨原煤消费。园区高标准关停燃煤锅炉后,源头上每年减少了煤炭消费约15万吨。同时加大整治燃煤锅炉力度,实施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淘汰全部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2019年底前,实友化工、瑞祥化工等企业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公共管廊
建成全域供热管网,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华昇公司成立以来,投资3亿多元建成园区长约20公里的公共供热管网,实现了对园区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企业的全覆盖,充分利用华电仪征燃气热电机组现有的最大热负荷成功实施了向优士化学、大连化工等企业的集中供热。 为进一步扩大供热范围,园区公共供热管网与中石化仪征化纤热电生产中心和江苏瑞祥化工热电厂两个自备热源实现了互联互通,建成仪化至远东联石化供热管线,完成了对远东联的供热替代。随着仪化公司供热锅炉服役到期和相关项目用热需求的增加,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从全园区的高度,统筹规划启动华电热电联产二期项目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践行园区“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能源,实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推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同类园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