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棵罗汉松买来时5000元,现在养了三年,做了造型值5万元。”“这拇指大的紫薇也就三五元一根,但用它们编成‘花瓶’值大钱。”“这是扬州最大的万株无刺枸骨园,下一步要做全省最大的苗圃园。”……初秋的一天,记者走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木特色村丁伙镇富桥村,村党总支书记陈九龙一个劲地向记者唱“花木经”、说“绿色梦”。
让我们聆听这位“花乡状元”带出“公司化村”的一个个鲜活故事。
“花乡状元”跻身全国苗圃50强
今年8月,由《中国花卉报》社牵头组织评选的“2018年度全国苗圃50强”名单揭晓,丁伙镇江苏红叶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荣膺“2018年度全国苗圃50强”。据了解,江苏省一共3家苗圃场获此殊荣,江苏红叶公司是扬州市唯一一家。红叶“当家人”陈九龙也成为村民心中响当当的花木“状元”、富民书记。
“最初接触花木是因为父亲,他是师傅,把我领进门,现在把担子也撂给我。”18岁时的陈九龙从学扦插龙柏、蜀桧做起,后来又学销售花木、承接绿化工程,至今已25年。
“我父亲那辈是龙柏、蜀桧两大品种起家,但是时代在发展,绿化要求越来越高,肯定要引进新品种。”1998年,陈九龙投资创办400亩的红叶园林花木场。
“花木基地刚成立时,我担心他年轻吃不下这个苦,哪知道,他比工人还吃苦耐劳,挖树、治虫、栽树,样样带头。”说起儿子,老父亲陈洪顺一脸欣慰。目前,红叶园林公司花木面积1000多亩,去年创绿化业绩4000多万元。形成花灌木、彩色苗木、行道树、常绿地景四大类200多个名优特品种。公司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百强经济企业、江苏省大型苗木企业、江苏省十佳园林苗圃。
“80年代,花木刚刚兴起,生意好做,父亲那辈都是坐在家里卖花木。现在做花木,全凭品种、技术掌控市场。”身为省十佳创业之星、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的陈九龙开动脑筋,公司相继投入2500万元培育一批大规格、观赏性强、附加值高的花木新品种。“今年,正在打造一个现代花木园区,把花木种植与生态旅游结合,把花木基地建成风景旅游地。”
“花农抱团”公司+做大花木产业
图为陈九龙(右一)指导花木做造型
从花木基地回来,记者来到富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投入150万元兴建的三层办公楼,刚刚投入使用。“这栋楼面积1000多平方米,一楼办居家养老,二楼租给花木公司办公 ,三楼村里办公。”6年副书记,7年书记,陈九龙已在村里工作13年,如数家珍。
“为了做大花木产业,村里采取‘公司+苗圃+农户’的模式,抱团发展花木。”陈九龙介绍,目前全村有花木面积3000多亩,包括15家苗圃场、3家花木示范园、4家花木工程公司,苗木远销20多个省市自治区,去年花木销售1.5亿元。
50多岁的毛文芳原来一直在花木基地打零工,后来村里组织去常州学习苗木扦插技术,回来后她试包两亩田,扦插金边女贞、金叶黄杨等小苗,一年下来收入翻番。
“不是陈书记帮忙,我学不到技术,也不敢包田,这多年都是他帮卖苗,我只管育苗。”几年时间,毛文芳的苗圃面积从2亩扩种到40亩,从自己单干到雇了10名工人,每年销售苗木上百万株,收入60多万元,成了村里的创业典型。
“花木造型”盆景树卖出大身价
近几年,发展景观造型树种是市场趋势,陈九龙不仅多次带领花木大户到常州、如皋、沭阳参观考察,还请专家进村进基地,指导调优品种,转型升级。
鸿天苗圃负责人颜文才深有体会:“我做花木20多年,以前一直是种花木、卖花木,现在学做花木造型、卖特色品种。”老颜有基地300多亩,在陈九龙“点拨”下,他以朴树为主打品种,为朴树凹造型,年销售大几百万。“做个造型,就是盆景树,身价能翻十倍!”
家家都栽“摇钱树”,富桥更富了。去年村集体创收12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置身村里,苗圃连片,碧水环绕,一幢幢农家别墅掩映在绿色海洋里,如同度假山庄。
“村里富了,每年修桥铺路办实事的投入都有上百万。前年创成森林生态示范村,今年创美丽宜居乡村,花木是村民发家致富的法宝,更是振兴乡村的法宝。”陈九龙话语里充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