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水,悠悠九原情。沐浴着冬日暖阳,黄河堤岸旁的草木早已泛黄,在蔚蓝天空下,黄河水日夜奔流,永不停息。大地为纸,河水为墨,黄河以如椽大笔在内蒙古境内写下大“几”型的脊梁,孕育出丰饶的河套平原,传承着古老的农耕文明。
黄河远上白云间。
曾经,黄河沿岸的百姓一直过着靠水吃水的生活,如今,合理利用岸边良田和黄河带来的珍贵水资源发展农业,依托沿黄经济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让母亲河源远流长的文化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助推器……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一座座传承着农耕文明的古老村落,蜕变成宜居、富裕的好地方。
专属守护黄河人治理出美丽河湖
站在黄河三岔口险工段,看到黄河水奔流而来,直冲三岔口护堤,护堤前方二三十米处插着红旗的就是大堤。正是有了护堤和大堤的阻拦,湍急的黄河才收敛了奔腾之势,用90度转身留下一个优美的曲线,然后迤逦沿途而下。九原区哈林格尔镇所辖4个行政村,8千余村民,全靠这大堤守护。
黄河水滋养着沿岸百姓。
饮水思源,感恩怀德,黄河滋养了内蒙古沿黄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守护黄河也是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里几代人都生活在黄河边的三岔口村村民张占敏,从年轻时就开始常年义务坯土护堤、及时报告险情,直到现在还是配合水利等部门的日常巡查和抗洪抢险。他直言“我对这段黄河‘脾性’的熟悉甚至超过了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别看护堤边的黄河水看似平静,但岸边有旋涡的地方深度能达到15米左右。如果黄河水流量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时候,河水巨大的冲击力会对这一千多米的岸堤,产生比现在多几倍的力量。”张占敏说。
“你看那儿,那是护堤加固工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前方不少工人正在忙碌着,堤上到处堆着砂石、沙袋等防洪物料,还有不少挖掘机、推土机。
段五成帮工人们搬运石料(左一)。
九原区兰柜防凌防汛所所长段五成向记者介绍,首先要用8号钢丝编织成长方形大网,内装2吨石块后将丝网编织好,然后将这些数以万计的“石块笼”用机械抛投到沿岸河底,起到防冲淘岸堤的作用。露出水面的部分用石块铺砌斜坡长7米、顶宽2米的护坡,外罩铁丝网。并且,在每间隔30米左右的位置要做一个突出的呈60度角的锥形“钉坝”,这样可以有效化解黄河对护堤正面来的冲击力,筑牢这一险工段。
而护堤加固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为了做好黄河水患治理,段五成与所里其他4名巡堤人全天24小时守护着全长25公里的黄河包头市九原区防洪段,从未间断。“一天最少得检查7遍,看堤顶、堤坡、堤脚有没有管涌、渗漏,迎水护坡有没有裂缝损坏崩塌。”段五成告诉记者,尤其是在黄河解冻期和汛期到来之际,一刻都不敢放松。
人工生态补水、坝体开挖、清理滩涂违建、种植水生植被……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九原区不断加强对黄河堤坝和湿地的建设和治理,进一步保护黄河沿线生态环境。
秀丽风光引来无数候鸟驻足。
黄河宁,天下平。如今,每年2月底都有近万只天鹅、赤麻鸭等在黄河湿地驻足停留,构成一幅生动美丽的自然画卷。正是有无数像段五成一样的巡堤人和像张占敏一样的热心村民在这条沿黄堤坝上充当忠实的守堤人,才有举首碧空万里,闭目水潺鸟鸣的诗意栖居,才有堤坝下黄河百姓的幸福生活。
绿色高效黄河水浇灌出科技农业
从九原区出发,一路驱车向南驶入南绕城,经万哈线上黄河景观大道,沿着柏油马路西行至281公里处,便到达了黄河“几”字湾岸边的哈业胡同镇打不素村生态农业科技园。
黄河景观大道成为沿岸村民的“致富路”。
正值冬日,屋外寒气逼人,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冷得令人伸不出手。走进生态农业科技园的温室大棚里,仿佛走进了春天。一根根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枝头,一株株枝干挺拔的玉米长势喜人……一派生机盎然。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这吉祥年画般的丰收美景,浸透着母亲河对沿岸小镇的无限恩泽。
“过去这里可不是这样。”说起这里,任何一个打不素人都能跟你津津乐道一番,这里承载着几代人最深刻的记忆。“黄河地上水位非常高,打不素村离黄河近,又是低洼处,形成了大片的盐碱地,种啥啥不长。”年过六旬的菜农老王向记者介绍。
田畴织锦绣 沃野好风光。
改造盐碱地,离不开科技。九年前九原区引进并推广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通过有效利用秸秆使蔬菜苗与土壤分离。2011年,哈业胡同镇打不素村生态农业科技园成立,围绕在各家房前屋后闲置的盐碱地,逐渐变成了连片温室。寸土不生的盐碱地上,终于结出了来之不易的果实。
如今,生态农业科技园拥有水产养殖260亩、种植大棚146栋、散养区域100余亩。大棚里的青椒、黄瓜、番茄等绿色无公害蔬菜成了抢手货,市民们争先订购。菜农自豪地说:“这一批玉米马上就成熟了,到时候又得来一波抢购。”
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枝头。
此时,另一边的农业科技合作社也格外忙碌,工人正将刚采下的无花果装盒,运往全市各大超市和精品水果店。
2017年初,农业科技合作社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美国波姬红及以色列108B两个无花果新品种,以绿色高效种植方式为研究手段开始在温室里试种。第二年,新品种大获成功,4000斤无花果供不应求。
2019年,合作社种植规模扩大到9栋温室,随着种植技术和经验的不断丰富,无花果的个头品质都有了大规模提升。合作社总经理张永强乐呵呵地说:“我们是包头市目前规模最大的绿色高效无花果种植基地,今年预计产量能达到15000斤到20000斤,现在我们正在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呢!”
盐碱地上的丰收,无花果种植技术的从无到有,以及火龙果、油桃、樱桃、葡萄等特色蔬果和各种反季蔬菜不断出现在种植园内,在黄河水的灌溉下,九原农业展现了新变化和新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的农牧业企业开始摆脱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走上“科技种殖”的高质量新路子。
筑根塑魂黄河情带火了文化旅游
冬日里的母亲河静谧流淌。侧耳倾听,与流淌声轻轻应和着的,是从北岸一架高大水车处传来的吱呀吱呀地转动声;举目凝望,水车旁的古堡、草屋、木桥、旧船,形成一幅隽永的剪影,配合着悠远的音色,讲述着黄河两岸千百年来的故事。
这便是黄河谣民俗文化产业园。
藏报馆吸引众多游客纷纷前往。
这个藏于古堡之中的“黄河谣工匠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反映中国黄河文化、民俗历史以及工匠精神的民办博物馆。整个展馆的匠心之处在于,在近1000平方米的场馆内,建设了实景的房屋、庭院、作坊,一比一复原了沿黄百姓原有生活、生产状态。场景化的展现,仿佛回到了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农耕时代,黄河文化的古朴厚重和粗犷沧桑扑面而来,撞击胸怀。
2019年10月,一间占地500平方米,收藏时间跨越140年,内容涉及内蒙古历史、包头人文和黄河历史变迁的藏报馆在黄河谣民俗文化产业园里“亮相”,又一波“打卡”悄然兴起。
众多藏报中,记者看到1949年6月26日《人民日报》上刊登“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的报道;1955年7月21日《文汇报》刊登“根治和全面开发黄河”的报道;1955年9月22日《解放日报》刊登“我们的毛主席在视察黄河”的报道。黄河见证和影响着九原沿黄地区的历史变迁,黄河与九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美味的黄河鱼即将出锅。
出了黄河谣民俗文化产业园,与黄河壮美风景相映衬的,是沿岸村落飘起的袅袅炊烟,烟火气十足。哈林格尔镇三岔口村老白头鱼餐馆里,鱼香四溢,一盘盘鲜嫩的炖鱼肉端上桌,再配上点鱼汤泡饭、黄油烙饼,一家人坐在一起叙叙家常,好不惬意!“现在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今年,一个礼拜平均能卖1000多斤鱼。现在来咱这的路修得顺溜,游客是越来越多。”“老白头”张永清告诉记者。
如今,依靠黄河丰富的资源优势,九原区将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与农耕文化、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积极推广休闲采摘、农牧渔家乐等休闲农业模式。目前全区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共153家,带动农牧民就业500余人,人均增收1.6万元。黄河谣民俗文化产业园、黄河房车营地、沿河渔业美食村……一个个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已成为九原区的新标签,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服务品牌正在日益壮大。
黄河谣为你讲述黄河两岸千百年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