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七十二峪|晁峪

陕西学习平台2019-12-25
订阅

编前语:秦岭是中华地理的自然标识之一,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七十二峪”在今天已是秦岭陕西段的重要代名词,由周灵国、谢伟主编,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秦岭七十二峪》(上中下)图书,列述了秦岭北麓的226条峪道,“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编辑部摘选其中的113条峪道陆续刊发,让大家真正认识秦岭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大秦岭,保护我们的“父亲山”。

晁峪 谢伟 摄

晁峪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秦岭北麓晁峪乡境内,是渭滨区境内西段最大的峪道。峪口有新庄、新安村和晁峪火车站,峪口海拔654米,东距甘峪口直线距离约8.74千米,西南距脊梁沟直线距离约2.2千米,陇海铁路线、连霍高速(G30)、G310国道从峪口通过。

晁峪古名山河,又名晁谷。据《南山谷口考》载:“又西曰晁谷,古名崤谷。”民国《宝鸡县志》记载:“晁峪河在县西40里。源出西土门山,西流40里,至晁峪口,折而入渭。”

晁峪全长约18.1千米,峪内有晁峪河,发源于秦岭北麓梁脊大散关西的将台山下,属渭河右岸一级支流。河流长16.4千米,河床宽约15米,平均流速0.6米/秒。河流域高程在953~1148米之间,地形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晁峪河上游为“V”字形峡谷地貌,段家磨至入渭处15华里属宽谷区,谷宽50~120米,中上游为秦岭土石山区,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植被良好,人口稀少,水土流失较小。

晁峪地域内山川塬地貌相融,从源头到峪口主要地段包括峡里、磨镰沟、段家磨、南岔沟等。河谷内地形地貌较为狭窄,但植被丰茂,溪水长流,自然风光旖旎。四季景色优美,春天连翘金黄,紫荆映红,草地如毯;夏天万山披绿,瀑布幽潭清凉;秋天色彩缤纷,五彩斑斓;冬天银装素裹,玉宇琼枝,是美丽的童话世界。

晁峪与大散关紧邻,原来一直被称作陕西宝鸡渭滨区境内最西面的一个峪道。其山川塬结合的地貌,陕甘交界的险要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演绎了许许多多的动人故事。晁峪南沟分布有玉皇大帝庙、雷神殿、水龙大王庙、金山寺等古迹,河谷内有滴崖、怪水沟、龙脉石卵等自然美景。登高可仰望将台山、老君顶、庙王山、松山崖等秦岭主峰雄姿。2001年考古发现晁峪东周秦墓遗址,印证晁峪一带自古就是人类生活的聚居地。

(摘选自《秦岭七十二峪》(上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张锦茹 谢卓
陕西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