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丨江苏徐州:地标性场馆见证市民获得感提升

江苏学习平台2019-12-11
订阅
作者:黄亚

2010年6月,随着在江苏徐州体育场院内办公的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徐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体育场招待所工作人员的全部搬离,标志着徐州体育场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0年的老体育场 李宝洋 摄

4年后,位于徐州新城区的徐州奥体中心迎来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至此,新老体育设施圆满交接。

2019年航拍徐州奥体中心 谭歌 摄

如今,原来体育场的位置已成为时尚住宅区,曾经的辉煌与喧嚣被幽雅的人居环境所代替;以“山水相依、五省通衢”城市地理特征为规划理念的奥体中心,正发挥着它现代化的功能,成为徐州又一座城市新地标。

当年的体育场建起新居 许晨 摄

近年来,徐州体育设施日益完善,从和平路体育场,到湖北路体育中心,再到现在占地23万平方米的新城区奥体中心,一个个地标性场馆见证着徐州体育的变迁和发展。

位于和平路南侧的徐州体育场,竣工于1986年,可容纳2.5万名观众。同年,江苏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这里举行。这座体育场凝聚着几代徐州人的美好回忆,曾经作为显著地标性建筑,被徐州人津津乐道。

2006年的老体育场 刘冰 摄

随着2014年第十八届省运会申办成功,徐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商业开发体育场地块,筹集资金高标准新建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等。

徐州奥体中心应运而生。建筑宏伟,设计精良,极具现代感的奥体中心使徐州市体育场馆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它替代了体育场的功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身场所,也为徐州城市建设增加了亮丽的一笔。

奥体中心夜景 郭立忠 摄

从奥体中心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徐州城市精神的再塑造。

以反映两汉文化特色的“玉、帛”为构思源泉,充分体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设计主题,不仅弘扬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生动展现了徐州由昔日兵家必争之地向今日商贾云集之城转变的辉煌历史进程。

由此可见,体育场馆的更新换代,对徐州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精神、推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手段。

来源:都市晨报
作者单位:徐州报业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周桓星 董宁 蒋志初
江苏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