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两岸牵手筑就“创业乐园”

重庆学习平台2019-10-31
订阅
作者:罗超 朱俊宇

以商为桥,汇聚两岸合力。以梦为纽,连接灿烂明天。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是两岸企业家峰会在中西部设立的第一个、全国第六个中小企业园区,功能定位为渝台两地企业总部孵化器。截至目前,产业园共注册入驻企业40家,聘用员工200余名。

打好“组合牌” 扶持企业壮大

满眼绿色的园区环境,大气现代的办公大楼,新潮时尚的台湾元素……10月29日,记者走进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一股科技、创新、时尚之风扑面而来。

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于2016年11月授牌,2017年12月正式开园营运。根据《大渡口区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助推“两高”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产业园由新组建的重庆渝台创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

要想企业尽快入驻并产生效益,就需要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产业园从细节上发力,将帮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银行开户、员工招聘等事项落实到每一项点滴服务中。

去年7月签约入驻的重庆亮丽影像有限公司,从接触洽谈到正式开业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这只是产业园高效服务企业入驻的一个缩影。

亮丽影像无人化车间,价值180万元一台的智能冲印机正“忙碌”着。该设备无需人工操作便可一秒冲印一张,冲印速度达到了此前的3倍。“我们的订单主要来自于网络各个平台,目前平均每天的冲印量在10万张左右。”车间负责人称。

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为帮助企业招募所需人才,产业园设立支持企业引才服务绿色通道,为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协调解决居住证办理、子女就学、家人就医、社区关怀等贴心服务,积极主动为企业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产业园以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大健康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对入驻产业园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在物业装修、房屋租金、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目前都已兑现,所有达到条件的入驻企业都享受到了这些扶持政策。”重庆渝台创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下好“服务棋” 引来企业入驻

座落在产业园1栋4楼的重庆恒旸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太阳能板、太阳能背包、太阳能帐篷、半导体设备制作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明星产品光伏背包(太阳能背包)在今年1月的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上惊艳亮相,凭借其新颖款式和“逆天”功能,赚足了参展人员的眼球。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2017年参加第九届“重庆·台湾周”时,来到产业园参观,看到了这里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把公司在西南地区的总部放在了重庆大渡口,并以此辐射带动周边省市。

“2018年3月,与产业园商谈具体细节;7月,签约并进场装修施工;11月,正式搬进来办公……”公司负责人称,刚开始来时人生地不熟,多亏产业园的帮助,公司才能顺利开业。期间,产业园助其办理了工商注册等一应事务。

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司在产业园新增投资建设了一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项目。目前,在产业园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按计划顺利实施中,预计明年产品将相继登陆行业各大展会,届时就将根据订单实现量产,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据悉,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是由重庆市台湾事务办公室、重庆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原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指导局)联合大渡口区政府共同打造的渝台经贸交流重要载体,也是大渡口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的重要基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当好“大管家” 助力企业腾飞

为给企业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产业园积极推行“主动服务”、探索“管家服务”,加快了配套设施建设步伐。

3台橙黄色的无人贩售餐饮机安装到位,员工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自助饮食服务;清新简约台湾风格的运营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轻松服务;设施齐备的免费孵化工位,为创业团队提供理想的办公环境……产业园通过抓好这些细节,让员工在这里安心工作。

该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发展需求,采取了“两区一带”建设模式,即“总部办公区”“生产加工区”和“滨江文化休闲旅游带”。

作为“建桥同心园”示范园区的重庆(大渡口)台湾中小企业产业园,将依托两岸企业家峰会这一最有影响的两岸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渝台两地企业总部孵化器功能,吸引海峡两岸优秀中小企业汇集大渡口,以重庆为基地,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这两天,又有两家新企业入驻产业园。截至目前,产业园共注册入驻企业40家。”该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产业园将严格按照大渡口区委、大渡口区政府的相关要求,以优越的园区位置、优惠的扶持政策、优良的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优质的台湾中小企业入驻,助力渝台经贸交流和大渡口区“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建设。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新闻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张韬 伍登科
重庆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