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这仨小伙儿不简单 全国大赛勇夺冠

河南学习平台2019-12-22
订阅
作者:郭书武

2019年12月8日,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深圳落幕。代表河南省参赛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姬雯雨、姬忠英和姬忠俊,荣获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组的冠军。

这仨小伙儿,老家在同一个村庄,同为1999年生,同年上学,目前同在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宿舍,同一个爱好,同拿一个冠军。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由国家人社部和中国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12月5日在深圳开幕。他们所参赛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组,共有50支代表队参加,均是经过省级选拔上来的。有社会汽修企业的,有制造企业的,有本科院校的,也有高职高专学校的。无论是从学校名气还是实力上来讲,姬雯雨等三人的出场,都不算起眼。2019年9月下旬,比赛通知发送到校后,指导老师就积极安排他们参赛。为何是他们三个?因为在2019年河南省的比赛中,姬忠英和姬忠俊获得该项目全省冠军。这一次,深圳大赛要求是三人组,所以老师又点名让姬雯雨加入。

作为新能源汽车,车身重量会影响能源消耗,进而影响到行驶公里数。所以,大家都在减少车辆重量上下工夫。本次比赛要求:由50名进入前20名时,评判高低标准是相同路段(10公里)所用的时间和耗电量。为保证竞赛公平,组委会向所有参赛选手,寄去了同规格的底盘、电池、控制器。剩余的零部件,需要选手自己采购、焊接和组装。材料方面,可选择的有碳纤维、铝合金、铁皮等。碳纤维最轻,但需要向碳纤维布里注射环氧树脂胶,使其凝固才能使用,既麻烦又耗时。所以,具体选择哪种材料,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组装一辆车,需要电路、连杆、螺丝、螺栓、轮胎、轮毂、车厢和尾翼等,用什么材料,用多大尺寸,三人都没经验。他们的做法是先讨论,能取得一致意见最好。如果意见不一致,就做3套设备,谁的最符合要求用谁的。测量、下料、破口、焊接、试验……不合格就修改,合格了才通过。干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经过15天努力,他们终于“捣鼓”出一辆符合参赛要求的车。装箱运往深圳前,他们又严格按照要求,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改正了两处小毛病。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考核,共分6大项:理论、讲解PPT、安装调试、安全性能、综合性能和最后的决赛。其中的安装调试部分,需要每组选手,把自己的参赛车辆全部拆解,然后再重新组装。从50组选手中,选出前20名进入总决赛。检验汽车的综合性能,10公里的路段有直路、弯路、起伏路(设有路障)。其间,设有3个超车处。领队老师对“姬氏三雄”说:“不强求第一,以稳为主,确保安全。”结果,性格沉稳的姬忠英开车,姬雯雨和姬忠俊手持灭火器,随时关注行车安全。最终,他们迅速冲过终点线。再加上车身轻重、耗电多少等因素,总分名列第一。

三人均为二十岁,拼搏夺冠得胜归 郭书武 摄

姬忠英和姬忠俊是双胞胎兄弟,姬雯雨比他俩大几个月。他们3个人,同年上小学,升初中,又一起到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上中职。中职毕业后,又一起上高职。选择的方向,同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017年,父母见孩子对修车感兴趣,就为姬忠英、姬忠俊找了一家汽车维修店。店主一开始对他俩并不看好。不料在两个月的暑假里,他俩钻车底,爬车窗,进驾驶室,汗水一身又一身,衣服湿了又干。有一次,都夜里两三点了,俩人还没回家。妈妈找到店里,看到孩子还在忙,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暑假打工,使他们接触到了实际,对课本上的知识理解更透彻。这次拿到冠军后,他们三人表示,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希望能进一步上学深造。(新乡日报记者 郭书武)

(原载于2019年12月17日《新乡日报》1版3版)

来源:新乡日报
作者单位:新乡日报社
责任编辑:张晶煜 曹琳
河南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