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这歇会儿,还能喝到热水,感到特别暖心!”近日,在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满族小学校门口的爱心驿站内,忙了一大早的环卫工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热水,一边感慨身边的变化。
为解决一线环卫工人休息难、饮水难等问题,本溪县满族小学将门卫室“变身”为爱心驿站,请一线环卫工人进屋休息、喝上一口热水,让环卫工人有了临时的“家”。
本溪满族自治县满族小学的爱心超市。
这是县满族小学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真实场景,也是本溪县搭建教育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走进本溪县满族小学,墙上文明宣传标语、满族剪纸作品映入眼帘。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有序排成一列,陆续走出教室。一位三年级女生发现走廊角落里遗落的纸团,顺势捡起。不难发现,校园文明蔚然成风。
据了解,为强基固本,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环境,本溪县满族小学力求让每一面墙、每一块黑板、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实现文化育人。通过“硬件”加持,建立爱心理发室、爱心超市、爱心驿站等公益活动室,让文明抬眼可见,举足可观,潜移默化助力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教育,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此外,本溪县满族小学还通过设立“爱心基金”,动员全校师生爱心捐资,并将募集来的12119元爱心捐款全部用于救助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本溪县满族小学还通过“文明实践扬新风,志愿情暖光荣院”、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等丰富多彩的系列公益活动,以特色育人的方式不断提升“软件”。如今,全校90名在岗教师,已有85人加入“校园公益”志愿者服务队伍。
本溪满族自治县满族小学爱心理发室。
本溪县满族小学党总支书记赵希良说,本溪县满族小学通过开展爱心理发室、爱心超市、爱心驿站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切实帮助贫困师生、留守儿童及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以实施“校园先锋工程”,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真正发挥上行下效作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下一步,我校将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学生为单位,向家庭、向社会不断扩散,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本溪县满族小学充分结合学校实际,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挖掘志愿者教师自身优势,“量身定制”校园公益品牌——爱心理发室,并于每周五下午免费为贫困学生理发。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全校师生在参与活动展现自我中完成思想的提升和转变,还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素养,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绽放校园,走出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