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惠民殡葬为民减负

湖南学习平台2019-12-27
订阅
作者:刘立姣

生老病死,人生常态,然而群众“身后事”绝非小事。在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的同时,如何把群众的“身后事”办得有质量、有温度,让逝者有尊严,丧属获慰藉?近年来,为破解丧葬难题,湖南省湘潭市推行城乡居民6项基本丧葬费用全免、火化、生态安葬奖补等殡葬惠民政策,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切切实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丧葬服务费减免全民受益

日前,岳塘区荷塘街道邓女士的父亲去世。村里红白理事会协助她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以一场简单又不失庄重的丧礼让父亲体面地走完了最后一程。最后,邓女士主动联系了市殡仪馆,将父亲遗体火化。让邓女士感到温暖的是,殡仪馆未收她一分钱,工作人员还给她递上了一杯温暖的热茶,说了一些暖心话。

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很多群众认为火葬需要把遗体运到殡仪馆,还要冷藏、火化等,一系列流程下来,肯定费用很高,因此选择了土葬,其实并非如此。从2017年开始,湘潭市对火葬、未享有国家或单位丧葬费用补助的湘潭户籍市民实行6项基本丧葬服务费用全免政策,即遗体接运费、72小时遗体冷藏费、遗体火化费、普通卫生纸棺费、500元的骨灰盒费、一年的骨灰寄存费全免。而且,在殡仪馆治丧,各项费用明码标价,窗口统一收费,没有任何隐性收费。

在城乡居民丧葬费用中,孝延酒、上山饭、流水席、道场费和乐队、晚歌、腰鼓、唱戏、墓地风水费、纸扎屋和过场小红包等五花八门的特殊丧葬费用让城乡居民眼花缭乱,难以承受。而且,很多没有必要的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活动让丧属在承受失去亲人痛苦的同时,既劳心又伤财。为方便丧属,同时给逝者一场体面的告别,2019年,市民政局推出惠民殡葬包干服务,只需2880元便可以在市殡仪馆举办一场简单又不失体面的丧事。不少群众感叹,这样办丧事花钱少,服务有保障,省事、省时、省心、省钱。

生态安葬造福子孙

为节约土地资源,湘潭市大力推行火化、节地生态葬,倡导人们用树葬、江葬、草坪葬等方式安葬逝者。各县(市)区也纷纷出台了生态安葬惠民政策,对火化、节地生态安葬进行奖补。

湘潭县、湘乡市和岳塘区对实行火化的农村居民奖补2000元。雨湖区则对没有纳入社保的城乡困难居民(党员干部除外)亡故后实行火化的发放2000元丧葬补助。韶山市不仅对在合法公墓安葬的城乡居民奖励1000元,而且对选择草坪葬、树葬、花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的再奖励2000元,骨灰交公墓深埋的奖2000元,五保户基本丧葬服务费全免。

湘潭经开区对在合法殡仪场所治丧或不举行集中治丧活动的奖励5000元,对火化并入合法公墓安葬或开展树葬、江葬等绿色生态葬的补助10000元。湘潭高新区鼓励遗体火化后葬入合法公墓或进行骨灰格位存放、树葬、江葬、抛撒等生态安葬,补助5000元、8000元不等。昭山示范区村民葬于合法公墓的奖励8000元。

2019年以来,湘潭市已有608名逝者的家属获得相关奖补,金额高达237.6万元,其背后是一笔更大的资源账和文明账,将造福子孙万代。

惠民殡葬的推行让殡葬新风从城市吹到了乡村,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不少行政村将丧事简办写入了村规民约。

韶山市韶山村的村民就自觉以村规民约的方式约定丧事简办、节俭办丧。在这里,村民约定丧事活动一般控制在两天以内,反对乱搭灵棚、乱放哀乐鞭炮、搞封建迷信等扰民行为,禁止乱埋乱葬、修活人墓、超标准建墓立碑,提倡遗体火化、节地生态安葬。村民过世后,遗体火化、不埋棺木的,村委会奖励2000元。

公益殡葬,逝有所安

近年来,湘潭市还新建、改造了湘潭市殡仪馆、湘乡市殡仪馆,建成了一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集中治丧场所。城乡居民治丧更便捷,环境更舒适,让丧属心灵上得到安慰,逝者在整洁环境中长眠,生命的尊严得到了很好地维护。

“在农村,买个棺材4000元,挖坟墓人工费6000元,材料费1500元,还有看墓地的风水费等,如果自家没有合适的地,买一块至少10000元,但如果火化,火化费、骨灰盒免费,农村公益墓地只收成本费,一个最多3000元,随随便便就能省下一两万元,环境不知道要好多少。”韶山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前期协调和村民开会,大家同意,2019年韶山市投入780万元,建成了韶山乡平里村农村公益性墓地和韶阳村公益性墓地,还建成了平里村集中治丧场所,让逝有所安,也惠及了韶山乡的广大治丧群众。

来源:湘潭在线
作者单位:湘潭日报社
责任编辑:丁玉洁 王宏婷
湖南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