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城史故事 | 从配角到主角 钱镠如何成长为“八都兵”领袖

杭州学习平台2019-09-19
订阅
作者:杨渭生

钱镠像(选自1942年保管西湖钱王祠委员会编《表忠观》)

杭州八都兵是唐末杭州八县(临安、余杭、於潜、盐官、新城、唐山、富阳、钱塘——龙泉都)民间乡兵兵团。乾符四年(877年)十二月,黄巢余部曹师攻浙西,唐杭州刺史后规定杭州八县每县招募千人为一都以讨之,号杭州八都。

最早记载“八都兵”的罗隐《吴公约神道碑》说杭州八都是在乾符二年成立(875年);《吴越备史》记在广明元年(880年);《资治通鉴》定于乾符五年(878年);《旧五代史》说在“乾符中”,与《通鉴》相近;《新唐书》《新五代史》没有明载建都时间。大体上说,《资治通鉴》说是成立于乾符五年(878年)是可信的。这与钱镠崭露头角,“以功为石镜镇都知兵马使”是相一致的。这是钱镠军事生涯的新起点。

建都之人是谁?新、旧《五代史》说是董昌,《新唐书》说是周宝,《玉照新志》说是钱镠。根据成立时间先后考察,这几个人都不是组建“八都兵”的首领。因职事关系能总领八县建“八都”之权的,在乾符五年任镇海军节度使的裴璩(qú)较为可能。不过,“八都兵”后来迅猛发展起来,早已超出镇海军节度使所能控制的范围,董昌、钱镠的临安都势力发展最快,在“八都兵”中,董昌成为实际上的领袖,钱镠此后也成为“八都兵”的都指挥使。这就是说,“八都兵”本来不是以钱镠为主组织起来的,但在这些民间乡兵武装的斗争中,钱镠迅速壮大起来,逐渐成为主角。

吴越国节度使图 横山岛主 制图

“八都兵”起源于乡兵武装,但不是单一的某支乡兵武装,而是由多支乡兵武装合并而成的。如临安都,董昌原有自己的队伍,钱镠在“平溪洞”(《武肃王八训》记载:“(钱镠)训练义师,助州县平溪洞”,“溪洞”即山贼土匪)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武装,是两支乡兵武装的联合。

同时,“八都”还是个松散的乡兵武装集团,各都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且在一都之内也存在各个派系往往互不统属的情况。“八都兵”还有浓厚的家族色彩,往往是父子、兄弟、族人共同领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八都将领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婚姻关系,例如临安都的旧将马绰,钱镠先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后来又让其子元瓘娶他的女儿为妻。又如成及,与镠同事攻伐,钱镠又把女儿嫁给成及的儿子仁琇,结成亲家。

钱镠富有领袖素质,通过多次战争洗礼,特别是第一次杭越战争(对付刘汉宏之役),钱镠率领的“八都兵”迅猛壮大起来。他利用“八都兵”的一些特点,左右逢源,培植起一大批亲信力量。“八都兵”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钱镠也趁机牢牢控制了这支武装。

钱王射潮雕塑

杭州“八都”,后来扩大为“十三都”。这并不是在“八都”之外募兵另立“五都”,而是从“八都”中分出兵再建“五都”。这“五都”即紫溪、保城、龙通、三泉、三镇。原“八都”加上这“五都”,是为“十三都”。“十三都”建于何时?未见明确记述,但至迟在景福二年(893年),钱镠率十三都兵筑新罗城,这时“十三都”已完全成立了。从十三都的事实表明,钱镠已经完全控制了这些乡兵武装。从“八都”变成“十三都”前后15年时间,这也是钱镠掌握“八都兵”的过程。

钱镠墓(2003年11月)

同年,钱镠升为镇海军节度使、浙西道观察处置使、润州刺史等职,成为杭州等地的实际统治者。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册封钱镠为吴越王,次年升杭州为大都督府。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又封钱镠为吴越国王。吴越国,成为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吴越国东濒大海,西邻歙州,南连漳、泉,北达常、润,盛时拥有疆域13州1军86县,定都杭州。而这一切丰功伟绩,都起源于当年,钱镠任“八都兵”时的经历。

(原载于《一剑霜寒十四州》,杨渭生著,略有删减)

来源:杭州文史
责任编辑:张一寒 谢鸣
杭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