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是苏中地区水陆交通枢纽,70多年前更是我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南部的门户。
在古运河边的邵伯保卫战纪念馆,青松静穆,高高的纪念碑上,“邵伯保卫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太阳的光芒中闪着金光,寄托哀思的花篮上绶带在微风中飘动,而碑旁穹隆式墓穴安葬着上千名牺牲的烈士。向人们讲述着7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邵伯保卫战”。
1946年6月,内战爆发,苏皖解放区成为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7月13日至8月27日,华中野战军3万余人在粟裕、谭震林指挥下,奋起迎击国民党5个整编师12万人的进攻,发起苏中战役,并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
发生在江都的邵伯保卫战是“苏中七战七捷”的第六战役,从1946年8月23日凌晨一直到26日拂晓,邵伯保卫战整整打了四天四夜。邵伯是苏中解放区的南大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了保卫邵伯,粟裕司令员亲赴邵伯视察。
8月23日凌晨,国民党军队整编第二十五师一O八旅和四十旅向邵伯、乔墅进犯,战斗最先在乔墅打响,我五团二营击退敌军9次进攻。敌军一O八旅一个团向邵伯南圈门、洋桥一线发动进攻。我方英勇奋战数小时,粉碎了敌人5次架设浮桥渡河进攻的企图,守住了河北阵地,敌我双方形成了隔河对峙之势。
8月24日,国民党军发动全线进攻。敌军一O八旅在飞机、炮艇掩护下,继续猛攻邵伯洋桥、西寺地段,我四团二营依托工事集中火力还击,以连续的阵前反冲击和白刃格斗消灭了登陆的敌人。
8月25日,敌军发动更大攻势,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运河大堤连续进行5次以上冲击,我四团五连、四连指战员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击退敌人的猛烈进攻。
8月26日拂晓,国民党军队增调第四十旅沿运河大堤发起猛攻,我第十纵队八十九团组织多次反击,激战到傍晚时分,国民党军队多次进攻受挫,伤亡惨重,敌军主力一二O团伤亡殆尽。
经过4天的浴血奋战,我军歼敌2000余人,取得了以弱敌强、以少胜多的伟大胜利。
当邵伯保卫战的胜利消息传到野战军指挥部时,和粟裕司令员一起指挥苏中战役的谭震林政委称赞保卫邵伯的十纵队和二分区的四团、五团。当时,谭震林政委说:“他们打得好啊,飞机、大炮、炮艇都顶住了,杀伤敌人2000人,打得敌人夹着尾巴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