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涉农项目监管平台
2019年,杭州富阳全面采用涉农项目监管平台,建立了以“申报统一、审核统一、立项统一、变更统一、验收统一”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构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涉农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环境;同时,结合涉农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使用,建立了覆盖全面、监督到位、管用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
“难”题不“难”了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项目的财政专项投入加大,建设项目大量增加,涉农项目出现了多头申报、申报项目内容与实际实施内容不一致、弄虚作假套取项目资金、项目实施地点不清晰等问题。中央、浙江省、杭州市先后出台了多项文件,明确要求加强涉农项目管理、规范涉农资金使用的要求。
在过去,由于涉农项目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而每个部门彼此之间又缺少联系,这就让涉农项目的监管成为一个很难完成的工作。而开展“实行项目申报统一管理,建立全区统一项目库”“申报项目实行地图定位”“建立项目验收责任追究制,完善涉农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互联网推动加强审计力度”四个方面的工作,能极大地降低管理的风险。
涉农项目监管平台的采用,将所有的农口部门、科室、乡镇、农业经营主体,有机地组织起来,其便捷性和高效性,解决了多年以来的难题。
8月23日,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赴永昌镇对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地块进行现场踏勘
项目申报审核验收、财政拨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一直以来,在涉农项目的申报审核验收以及财政拨付工作中,由于项目个性化突出、规范管理难等因素,导致申报过程规范性差,农口部门、乡镇、农业经营主体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既浪费了时间,也降低了效益,群众反映不佳。采用涉农监管平台后,申报材料要求公开、申报流程强制规范、管理工作贯穿整个项目周期、资金拨付清晰明了,极大地提高了涉农项目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据统计,2019年仅富阳农业农村局,就已经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本年全部的300余个项目的申报工作。据悉,后期将通过平台完成乡镇与农口部门对项目的审核、踏勘、中期检查以及项目验收,最终完成涉农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工作。一套完整的涉农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赋予了传统管理工作新的生命力。
“涉农项目管理平台的采用,节省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为农业经营主体减负、为各个乡镇减负、为农口部门减负”,真正提高了各级涉农部门在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让“和谐管理”看得见摸得着。
7月24日—8月6日,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就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与24个乡镇街道项目实施主体进行主动对接
“互联网+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
“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办事方便。”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过去,传统的项目管理和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项目申报者要准备资料、现场填报,出现材料问题,可能还要多次反复。“让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们政务改革的方向,”他强调,“杭州一直走在互联网应用的前列,运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是我们杭州干部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共识。”
8月14日上午,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组织2019年度富阳区规模种粮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培训
“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不仅仅能提供一个一站式的业务管理平台,更重要的是及时将工作的规范告知群众,减少他们因为不明确要求而带来的多次操作。”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平台还能够为财政的专项资金拨付任务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支持,项目结束后可以立刻进行资金拨付的审核工作,不仅财政部门工作效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富阳区财政局农业科相关负责人说。
“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政务,这才是智慧政务的初衷。”杭州云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富阳区涉农项目管理软件设计单位,在国内首次采用通过项目位置坐标,运用图形遮蔽方法对涉农项目多头申报进行判断和预警,并应用可逆加密和不可逆加密两种方式,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
有着“互联网之都”美誉的杭州,正在通过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技术、创新的手段,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