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服饰基本情况
羌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五大类;长袍两袖宽大及腕或稍长,下端左右分衩,短领,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以白、黑、蓝、多见;女袍多为红色、蓝、绿、黑、紫;系腰带。质地以麻、布、棉为主。头戴白色或黑色布巾缠头。喜爱佩挂白银等首饰。羌族服饰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汶川县、理县及北川县等羌区,尤以阿坝州茂县的凤仪片区、沙坝片区、赤不苏片区等羌寨最为盛行。
校场片区服饰
历史渊源
羌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和羌族传统古籍文献《刷勒日(图经)》中可以看出,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爰剑)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北史·宕昌传》记载“(羌人)皆依裘褐,牧养聱牛、羊、豕以供其食。”、《新唐书·党项传》“(羌人)男女裘褐、被毡。”《旧唐书·东女国传》记载“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等”。这说明羌族服饰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的,和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息息相关。
沙坝片区服饰
清末至明国时期,羌族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趋于丰富,其制作技艺水平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对染色的麻布、毛制品,在款式、色彩、装饰上也日渐丰富。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羌族服饰制作技艺得到相应发展,棉布、化纤布、高档布料已成为羌族服饰的所选质材,县内出现承接羌族服饰制作的“四川羌寨绣庄”和民间私营作坊,涌现了李兴秀等羌族服饰设计制作名家。
基本特征
羌族服饰制作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从总体来看,有织、绣、挑、染等传统工艺技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四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紫、绿、蓝六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注重适应个体的审美情趣和服装的整体感美感。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生活装。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羌族服饰还有年龄、婚配和地区差别。
主要价值
(一)历史价值
羌族传统服饰代表了羌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比如,从远古时期的“披毡”习俗到农耕时期的袍服;从缠头古俗,演变为不同特色的头饰;从图腾崇拜与服饰纹样;从皮裘、毛麻的工艺制作到现代的布料剪裁等,无不是羌民族历史进程的记录,是古羌人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到居于高半山农耕生活的全程反映。它对研究羌族文化、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羊皮褂
(二)审美价值
1、羌族服饰的装饰纹与羌绣紧密相连,所绣图纹具有悠久历史。服饰图纹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创造出色彩缤纷的花纹,具有了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规律。
2、羌族服饰最初出于实用目的,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并在衣、裤、鞋、头饰、围腰、腰带等服饰制作中,充满智慧和匠心,形成独特的审美造型、色彩规范和功能形态。
3、不同地域的服饰彰显了羌族服饰丰富又不失平实、雅丽而不失质朴的文化特点。在女式服饰中,色彩艳丽、做工精致、更显示羌族服饰的造型、色调、款式的丰富多彩和传统工艺手法的创新。
渭门、永和、沟口片区服饰
(三)文化价
1、羌族服饰从制作技艺到纹饰图案,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间美术发展历史,对羌族传统刺绣艺术、民间图案等有一定研究价值。
赤不苏片区服饰
2、羌族服饰图案形态风格、审美内涵、图案元素、工艺技法等,不同程度受到了汉文化影响,但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自身的认知和充满自由想象的民间美术创造,以及自有的传统技法。由此,羌族服饰及制作技艺可称为汉羌文化的相融和借鉴,对促进汉羌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