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王璨 《登楼赋》
当阳全景 周星亮 摄
1800多年前
王粲泛舟沮漳
来到当阳
登楼远眺
触景生情
挥笔写下《登楼赋》
这篇传颂千年的名作
为它的主人赢得了“建安七子”的美誉
也让当阳的美名流传千年
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当阳 周星亮 摄
然而
当阳的历史
却不止千年
当阳的厚重
也不止王粲所见
春秋时期
楚人在此筚路蓝缕
并在这里开创了我国县制的先河
公元前278年
秦襄王始设当阳县
从此
这片沮漳河畔的丰饶之地
有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名字——当阳
当阳街景 周星亮 摄
一人临沮境,风烟似黛环。
村村皆佛土,处处是仙山。
暮雨随舟至,春云逐鸟还。
漫游成野性,浊酒笑酡颜。
——雷思沛《游慈化寺》
沮漳河水脉逶迤绵延 周星亮 摄
在中国地图上
当阳位于
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丘陵平原错落有致
沮漳河滋润着肥沃的土地 周星亮 摄
宛如历史的分分合合
沮、漳二河在当阳交汇
得益于两河冲积而形成的
一望无垠的肥沃农田
江汉平原从这里
沿着长江逶迤东去
成为我国重要的
产粮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
沃野千里 周星亮 摄
长坂坡前忆子龙,
痴迷幼主累英雄。
孤忠未挽狂澜倒,
故址犹存国士风。
——范曾
清晨
缕缕阳光洒向这里的每个角落
伴随着朝阳升起的
还有鱼米之乡的袅袅炊烟
来一碗“长坂坡花饭”
上一席“四大碗六小碟”
品一口“脚东豆皮”
长坂坡是赵子龙宣威之地 周星亮 摄
觥筹交错间
抖落一地故事
长坂坡之战
赵子龙单骑救主
张飞吼断当阳桥……
古道迢迢伴古丘,可怜陵树也无头。
残碑细辨龙鳞动,宝像深含凤眼愁。
华夏功名在江汉,乾坤忠义到春秋。
重云欲雨神祠暗,护烛闲僧坐似囚。
——当阳谒关陵
当阳和三国
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
一部120回的《三国演义》
发生在当阳的故事
就有37个
当阳关陵全景 周星亮 摄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蜀汉名将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兵所杀
首级被孙权遣使者
以木匣送与曹操
留在洛阳
当阳关陵的古墓内
躺着关公的身躯
如今
关陵已成为海内外华人
寻根祭祖、祭祀关公的圣地
关陵庙会被国务院
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纽带
蓝堆翠扑几千年,银浦何人也覆船?
龙伯徙来方辟地,蚕丝缘此遂登天。
红霞抹额将军拜,白石横烟幼妇眠。
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袁宏道《玉泉寺》
当阳的历史
不仅尘封于黄土之下
更灵动于山水之间
“天下丛林四绝”之一的佛教圣地天台宗祖庭玉泉寺 周星亮 摄
沿河绝壁之上的岩屋群
诉说着古老与神秘
被称为“天下丛林四绝”之一的玉泉寺
青砖红墙围成世界
于落英纷飞间
悠然千载
往矣长坂坡,美哉新当阳。
——贺敬之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以食品、烟草等为代表的传统工业
助推当阳
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财政收入过亿的县市
湖北东田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周星亮 摄
在转型升级的时代大课题下
当阳培育壮大
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
新兴产业
塑造经济新动能
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中国中部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国家级建陶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
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湖北红旗汇成电缆有限公司 周星亮 摄
这里生产的镀膜材料
供应国内70%以上的精密光学企业
这里生产的新型人造纤维
可完全替代化工合成纤维
剑指千亿元面料市场
这里的石墨膨胀技术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500倍的膨胀率
高出同行业3倍
这里是中南地区重要的
汽车玻璃基片供应基地
这里有中国重要的
节能新材料生产研发中心
……
当循环、绿色、提升、示范
成为关键词
今天的当阳
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伟大实践中
交出自己的答卷
成功跻身
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
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攀升
美丽的新农村 周星亮 摄
成功入围
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
67个市级生态村
让人们既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又能在青山绿水间
记住乡愁
荣获全国
“互联网+政务服务”先进单位
以1000余项服务事项“一次不用跑”
“最多跑一次”的郑重承诺
照亮“产城共荣”的梦想……
历史赋予了当阳
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
今天
当阳正立足新的时代
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