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所豫办孔子学院扎根亚非欧美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河南学习平台2019-10-21
订阅
作者:王姝

10月18日至11月2日,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北京、河南分阶段举行,欢迎仪式、复赛、决赛及颁奖典礼等主要活动均在河南举办,将为世界呈现一道汉语盛事的顶级大餐。

孔子学院的学生们

机遇:“一带一路”带来汉语学习“硬需求”

10月15日,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卓明正在指导外国学生,为第二天的汉语演讲比赛做准备。这位有30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老师,经历了对外汉语教学从90年代“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如今国际汉语教育的发展时期。

为了使“讲台”扩大再扩大,2005年4月,黄卓明帮助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法学院筹建了汉语中心。直到今天,每年暑假该校都会选派学生前来郑州大学实地进修学习。

2013年,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海外出现更多汉语学习的“硬需求”。从2007年到2018年,郑州大学分别在印度、格鲁吉亚和美国建立了孔子学院(课堂)。

赵阳和她的学生们在韦洛尔科技大学

“破冰”:一个人的孔子学院,用真诚改变偏见

赵阳是较早在海外孔子学院教学的郑大教师。2007年10月,她经培训来到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担任中方院长。当时,孔子学院尚未挂牌。在孔子学院总部和郑州大学的帮助支持下,赵阳既当院长,又当老师,开始了筹备工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赵阳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化宣传和体验活动。汉字拼音、中国乐器、太极拳、扇子舞、风筝、茶叶、中国电影……特色鲜明的活动,吸引了数百名当地学生的参与。

在印度的汉语教学,是从周末班、兴趣班开始推广的。赵阳带着宣传页,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支起凳子,邀请学生们参与。经过反复沟通、调整确认教学计划,韦洛尔科技大学针对汉语开设了证书课程。

“当时,印度对郑州大学还很陌生,师生最开始有些不信任,但是到2009年我离开印度时,我们的孔子学院奖学金已经是学校最抢手的热门奖学金之一。”赵阳说。

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活动

见证:学会中国话的外国人,就业即成“明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郑雪宇曾于2013年到2016年担任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见证了当地大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热爱。

在多多马大学,汉语教学主要以该校汉语专业、汉语必修或者汉语选修课等学分课的方式进行。郑雪宇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学生们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有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有人喜欢中国美食,有人喜欢中国歌曲,有人喜欢武术,但是他们都以会说中文为荣。

郑雪宇告诉记者,时任多多马大学校长基库拉教授的大女儿在山东大学学习国际贸易,又在江西财经大学读研。几天前,这位老校长跟郑雪宇聊天,说想让小女儿也来中国读书:“你不知道,她姐姐现在银行工作,遇到和中国相关的业务都由她来办,在单位简直就是明星!”

2016年,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点总数达13个,包括3所高校,10所中小学,注册学员人数达3165名。截至2016年11月,孔院各类汉考人数达1700余人次,居非洲前三。

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参加汉语桥活动

交流:从“教海外学生”到“教海外教师”,让汉语教学扎根本土

和钰洲是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来到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教师。说起当时的学生,他如数家珍:“刘泽民、李小兵从零开始到流利说中文,前几年还来到中国,在汉语比赛中获奖……”

相对于学生以吸收知识为主,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强。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一批当地教师,是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2018年开始,在河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始对坦桑尼亚本土汉语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培训。

“在这一批来华学习的本土汉语教师中,有五人留在河南深造,其中两人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人在信阳师范学院攻读汉语硕士学位。”郑雪宇说。

情怀:这个孔子学院实施“定制教学”

2018年,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十年庆典活动。作为中国主办方的河南大学,在阿克伦大学已有1所孔子学院、2所孔子课堂、19个教学点。

刘绣华是河南大学在2016年派出的第四任中方院长,三年前,刘绣华负责该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一门心思为学生寻找实习实践基地。

这期间,孔子学院迎来两位令她意想不到的学生,在原先的“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衍生出“定制教学”。

其中一位学生,是当地89岁的老人Naomi Carey。2008年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创建初期,退休护士Naomi作为志愿者去帮助中国学生学者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在此过程中,她萌发了学习汉语的念头,获得孔院老师的热情支持。如今,她已经坚持10年上孔院汉语课,前年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取得良好成绩。

89岁的学生Naomi

2019年3月,一位特殊学生申请在孔子学院学习,而这位学生是三个月大的婴儿。原来,孩子外婆是该校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的退休老师,希望给她的孙辈提供良好的教育,选择对孩子用母语、汉语和西班牙语同时培养。孔子学院的教职工讨论后,决定收下这名学生。

三个月大的学生Boston在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

眼界:从“美方学员”变“中方学员”,汉语“铁粉”十年穿越史

“A-K论坛”(阿克伦-开封)是河南大学与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每周一次,由老师主持,提前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双方学生进行远程实时讨论。

从2008年至今,论坛吸引了一批“铁粉”。

2019年,当地时间9月18日晚6:30,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秋季学期第一场AK论坛在阿克伦大学举行。河南大学现场屏幕上,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原阿克伦大学学生柯梦桐。视频中,柯梦桐代表中国学生,轻松自如地用汉语和大家交流。

2019年AK论坛阿克伦大学现场

刘绣华介绍,柯梦桐是AK论坛的一位“穿越者”。他作为孔子学院的老学员,毕业后仍坚持每周回阿克伦大学参与AK论坛。2019年,柯梦桐获得河南省政府奖学金资助,于9月2日赴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正式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而在阿克伦大学现场,也有一位来自河南大学的“穿越者”——唐书凝,她是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8月作为交换生来到阿克伦大学学习。

频繁的往来,不仅局限于学生,还上升到学者、学科层面。

针对河南大学工科相对薄弱的情况,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和阿克伦大学的工学院签订了“3+2”本硕连读合作培养项目,并将研究方向相近的学者进行对接,针对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中国茶和河南特色怀山药研究的相关成果,也被刘绣华推介到阿克伦大学。

回顾:十年汉语国际推广路,中原文化走向亚非欧

10月10日,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在发布会上透露,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科技大学成立的孔子学院即将挂牌。至此,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市第47中学,分别在印度、格鲁吉亚、美国、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刚果共和国设立11个孔子学院(课堂),下设教学点达到47个,建立武术俱乐部32个,武术中心1个,为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提升河南省文化软实力、提高河南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打造海外教育文化综合交流平台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大型成就展”上关于孔子学院的介绍

刁玉华介绍,经孔子学院总部批准,河南省设立了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和三个国家级中小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结合河南武术文化、汉字文化、戏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参考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模式,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培育和建设了17个省级特色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不断创新、打造汉语国际推广的新途径。通过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特色人才培养等措施,打造了一批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品牌,如“武林汉韵”、“中华雅乐”、“舞龙舞狮”、“汉语桥—中美校长论坛”、海外中医武术中心等,其中,河南省重点打造的中外人文交流品牌“武林汉韵”巡演项目,先后赴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20余场,观众人数超过15万;培养培育了一批既了解中原文化,具有中华才艺、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基本素养,又掌握汉语教学技能的复合型汉语国际推广人才,为海外孔子学院(课堂)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以上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载于2019年10月18日《东方今报》A6版A7版)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东方今报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东方今报
责任编辑:胡鹏 田建光
河南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