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家古村落邂逅现代版画艺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一个中国首创全球最大的集版画原创、制作、展示、交流、研究、收藏、交易和市场开发为一体的“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观澜版画基地”)吸引着全球的目光,绽放耀眼的光芒。它坐落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陈烟桥的故乡——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
正如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一样,观澜版画基地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枝繁叶茂,一步步从一个客家民居小村落成长为国际版画艺术中心和版画家的聚集地,完成了一场精彩的华丽蝶变。
从2006年初开始规划、2008年5月正式开放运营以来,观澜版画基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一份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铺陈在我们面前。从连续13年成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到连续七年举办了“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拥有“中国(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版画学术论坛”“中国版画大展”等品牌项目,观澜版画基地始终勇往直前,高歌猛进。
国际版画双年展看展现场。
不忘初心,乘风破浪。自成立以来,观澜版画基地坚持以打造深圳的文化名片、世界的版画中心为己任,积极参与国际版画事务,推进中国版画“走出去”和国外版画“请进来”,为这门国际性艺术的发展拓展了内涵和外延,注入了非凡的活力。
客家文化 风情无限
一走进观澜版画村,你便会被这里深深吸引。观澜版画基地,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人居住的古村落,也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古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排屋形制。水塘、古井、宗祠、碉楼古色古香,构建成独特的客家居住风情。村子被参天大树环抱,椰树、芒果树、榕树等亚热带植物成片相连,一派风光怡人,静谧安详的气象。这里就像一幅描绘中国田园风光、原生态客家人生活的套色木刻版画。
300年来,这里一直是客家人生息繁衍、创业奋斗的古老村落。如今这里已成为国际艺术家聚集地,有世界最大、设备最好的版画工坊。美国波士顿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院长、版画家林·艾伦曾这样评价观澜版画基地:“具有浓郁南粤特色的古村落,给我灵感,一来就会爱上她。”
那么这个客家古村落是怎样与版画产生关联的呢?这要追溯到100多年前。1911年,一个叫陈烟桥的孩子出生在观澜牛湖村,他后来成为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2006年,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第一代杰出的版画家,当地政府在陈烟桥的故居成立了陈烟桥陈列馆,同时应运而生的还有观澜版画基地。从此,“版画”成为观澜一地的关键词。
观澜的文化情怀,不仅体现在对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呈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对版画基地修缮改造中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环保生态修复,没有大拆大建,完好地保留了客家古村的田园牧歌式的风光。基地东西两区现有古民居90栋,保持了良好的建筑风貌。
版画赋予了这座客家古村落第二次生命。观澜版画基地以版画艺术注入古村保护,让客家古村重焕新貌,成为全国古村保护开发利用的典范,并成为深圳的都市桃花源。
自2008年开放以来,版画基地就成为深圳人的文化地标,客家的文化也乘着艺术的翅膀,进一步扩大知名度,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周末游玩的家庭、外来观光的游客、学习采风的艺术家、国外的艺术大咖……客家文化的风情、无处不在的版画元素以及沉淀的历史底蕴如磁铁一般吸引着他们的目光,让他们对这个古朴纯美的客家村落流连忘返。
古老的客家村落、优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艺术气息、一座桃花源里的艺术殿堂……漫步版画基地,真是“版画在村里,村在版画中”。
世界舞台 中国自信
自版画基地开放以来,已成为国际版画艺术中心,更被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定位为“中国美术对外交流中具有话语权的项目。”可以说,观澜版画基地引领了当今中国版画艺术对外发展的航标,是目前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版画艺术机构。
在观澜版画基地,人们看到了当地政府的文化雄心与砥砺前行的决心。如今,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成为龙华区及深圳市响当当的一张文化名片,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成为中国版画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版画基地已吸引了9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中外名家入驻创作,累计印制版画9万余张。版画基地与全世界多家专业机构合作,与世界各地院校师生开展交流学习,促进学术交流传播。外国人通过观澜看到中国版画、看到中国观澜版画基地,为中国版画打造平台输出“中国标准”、鼓舞中国版画家的民族自信。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已经成功举办七届的“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在版画基地的国际交流中发挥着很大作用。这一全球顶级版画双年展受到了各国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誉,是中国具有国际影响的版画展览和文化品牌。
十多年来,赢得全球好口碑的版画双年展如同一个孵化器,不仅为观澜版画基地和中国版画博物馆开创了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也为各国艺术家提供了同台竞技和学术交流的专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版画艺术家,促进着当今国际版画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中国版画博物馆作为双年展的永久场地,为展览提供了国际一流的展示空间。2014年,作为观澜版画基地整体规划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版画博物馆建设落成,为双年展提供更专业的工作和展示空间。到现在已成功举办了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七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第七届“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共收到105个国家和地区2551位艺术家的4598件版画作品,其中国外2056件,国内(含港澳台)2542件。作品体现不同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和艺术个性,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平台和窗口。
如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已成为国际上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已有10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参与,是深圳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止。2017年5月,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指向,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观澜版画基地共同承办的国家级展览项目“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项目”正式开启。项目计划历时两年,计划分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版画艺术交流,成果在多个国家进行巡展。同期,“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圳观澜创作与教育基地”揭牌,为打造国际版画特色学院,培养高端版画人才奠定基础。
2018年借助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中国·观澜原创产业基地分会场的契机,“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当代国际版画交流展”举行,立刻引来各方关注。据介绍,在项目公开发布短时间内,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申请邮件络绎不绝,交流展的102幅版画作品,正是来自26位中国艺术家和25位国外艺术家的创作成果。
其中,25位国外艺术家分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埃及、斯洛文尼亚、匈牙利、伊拉克、波兰、巴基斯坦、巴林、尼泊尔、孟加拉国、爱沙尼亚、克罗地亚、柬埔寨、塞尔维亚、俄罗斯、保加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波黑、泰国、蒙古、希腊、乌克兰等22个国家,作品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如果不是亲身参与,很难精确地理解观澜版画在世界版画创作者中的号召力。”中国版画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说,“一带一路”交流项目开启以后,艺术家的申请如雪片般发来,不少“一带一路”65个国家范围以外的艺术家也致电、致函询问可否参加这个项目。
截至目前,共有4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04位艺术家参与“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项目”,完成版画创作10400件,捐建版画工作室17个,开展交流展览11场。
如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带一路”的艺术家入驻观澜,在版画工坊、基地食堂、咖啡厅、书吧等处处是他们的身影。
版画语言 情牵万里
版画基地从建设的第一天起就树立高端的国际化路线。“观澜版画基地简直把全世界的版画家都召集在一起了!”这里也被入驻的版画艺术家形象地称为“世界版画艺术的梦工场”“版画艺术的东方好莱坞”。
据介绍,基地内引进各国一流的版画设备和制作材料,汇集了凸、凹、平、孔四大版种,聘请了国内外技术全面的版画技师。除了硬件国际一流外,观澜版画基地更通过国际版画双年展、观澜论坛、原创版画交易会等常设性项目,让世界版画艺术在这里融合、碰撞。
世界一流的版画工坊、风格独特的国际艺术家村、博大精深的版画艺术博物馆,加上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圳龙华区浓厚的岭南文化风情,让世界各国版画艺术家心存向往。
迎八方来客,邀四海宾朋。目前观澜版画基地已经和中央美术学院、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波兰克拉克夫美术学院等14家国内外著名美术院校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世界各地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和民族语言,但是通过艺术这门通用的语言,版画成为了连接各国人民的“艺术使者”。版画这门“国际艺术语言”也连接了中国和世界的深情厚谊。
来到版画基地的艺术家们把基地当作创作的天堂,同时也当成一个彰显自我、传达理想、抒发内心情感世界的窗口。这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大舞台,观念在这里激情碰撞,灵感在这里孕育而生,包容理解成为这里的主旋律。
艺术,随境而生。艺术家扎哈拉·布阿里说:“我们在这里可以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互相分享各自的想法。对于我来说,文化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而版画基地也满足了我这一需求,这让我感觉非常好。”塞尔维亚艺术家卢卡·拉多耶维奇这样表示:“中国和塞尔维亚在国际社会上是好伙伴,我衷心希望中国和塞尔维亚在将来有更多的在艺术层面上的交流,让两国人民增进对艺术,尤其是对版画这种形式的认识。”
来自斯洛伐克的版画艺术家托马斯·赞姆拉过去三年间两次不远万里来到观澜版画基地潜心创作,除了这里齐全的设备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之外,他觉得观澜有自己家乡的影子,“斯洛伐克有各种各样的农田,一年四季有着各异的景致,特别是在夏天,当微风吹过农田,我们可以看到一大片的麦浪,特别好看。”
英国插画师、版画家、教育家瑞·莫克森谈及在版画基地的感受时用“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来表达喜爱之情。“我在这里获得了很多灵感,这里是我在中国最喜欢的地方。不仅仅因为这里很漂亮,周围不同的风景都能给予我灵感,植物、人、花朵、草莓、香蕉树都在不断地激发我创作的欲望。另外,这里有很多专家都很乐于同别人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这里使我感到专心致志、灵感迸发,让我觉得所有一切都能在我的作品中实现。”
在她眼中,中国已经在全球树立了一个非常高的版画行业标准,推动了全球相关技能、作品开放的交流。“在版画方面,我认为中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版画的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中国版画博物馆展示的作品的水平之高,不仅可以让人结识成百上千名的灵感迸发的中国版画艺术家,还可以看到来自全球版画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这是一个汇集全世界最优秀版画作品的舞台。这里不仅仅是展示本土艺术家的风采,而是向外延伸、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非常优秀。”瑞·莫克森如是说。
在观澜版画基地这个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上,以版画为媒介,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用版画这门跨国界的语言教育,艺术与友谊共同在这里得以升华,谱写一段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