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丨闫卓:轮椅上的世界冠军

北京学习平台2019-04-02
订阅
作者:卢金曦

3月11日,2019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在苏格兰进行,中国队以5∶2的比分逼迫东道主提前一局认输,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荣誉。来自大兴榆垡镇的姑娘闫卓作为主力一垒参加了全部13场的比赛,是继王蒙、陈建新之后北京市轮椅冰壶队培养出的又一名世界冠军。

代表国家参赛,我行!

为了保证选拔出实力最佳的出战阵容,国家轮椅冰壶队采取了测试赛和个人技术测试两项来选拔优秀队员。以残酷竞争机制来选拔人才,为的就是保证选出最好的队员参加比赛,闫卓就在各项测试中脱颖而出。

按照规则,轮椅冰壶上场的四名成员必须有男有女,中国队一般配置一名女生。在轮椅冰壶国家队的选拔名单中,全国一共有12位选手入选,其中女选手有6名。而最终,能够入选的女选手,只有一名。谁能入选国家队?

“当时竞争很激烈,得冠军的省队会推荐3人,亚军推荐2人,季军推荐1人,第四名、第五名推荐1人,北京是得了第五名,推荐人进入大名单后,再进行测试。我觉得胜在心理状态,比赛的时候大家都挺厉害,毕竟女生比较擅长细致活,我就是放松打,就当平时训练呗,投第一个准了,心里就有底儿了。”通过测试,最终闫卓取得了第一名,成功晋级世锦赛的大名单。

放松、自信,一直是闫卓的关键词。世锦赛中,让闫卓印象最深的是循环赛最后一轮对阵挪威那场。挪威是中国队重点竞争对手,2017年世锦赛时先以3∶6负于挪威,铜牌赛中5∶9负于苏格兰,最终中国队获得第四名,没能站上领奖台。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队又与挪威在决赛中相遇,最终加局1分险胜对手夺冠。这场无关晋级与否的比赛却是悬念最大的一场。“我觉得就放松打”,说到这里,闫卓不好意思地捂住了嘴,“没想到不小心赢了。”

当五星红旗在颁奖台前以最高的高度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赛场的时候,闫卓眼眶湿润了。“那一刻,我特别自豪!”至今回忆起来,闫卓还十分激动。

赛场几分钟,背后十年功!

刚刚结束世锦赛回国,闫卓没来得及回家便又投入新一轮的训练。“这一轮训练是在为两个月后的全运会做准备。”不到9点,闫卓已经在冰场准备好投入训练了。室内温度不足0摄氏度,但闫卓的上衣却不是很厚。“一年四季都在这训练,习惯了,上衣不能穿很厚,不方便动。”闫卓说着,转过轮椅,滑到冰道,固定轮椅,拿起杆子,拨动冰壶,开始训练,一套动作十分熟练。

“壶出手后,如果看壶走得比较慢,我们会大喊’hurry!hurry!’通常我自己的壶不会喊,因为出手就知道力度,别人投壶会比较着急,就会喊。”轮椅冰壶的技巧很多,但轮椅冰壶队员们没有刷冰,没有办法在中途加速减速或是打出弧线,所以投壶全靠自己的手感和技术,而这种手感和技术要靠多年的磨练。为了提高稳定性,轮椅冰壶队员们不得不做额外的努力,比如训练上肢力量。“我们会在院子里绕圈,还会做一些器械,我惯用右手,现在右臂很结实,比左臂都硬一些。”闫卓告诉记者,世锦赛前,每天都是上午2小时、下午3小时的训练,甚至晚上还要加训,一天下来,右臂常常酸痛难忍。

这么高强度的训练,没想放弃过吗?面对记者的问题,闫卓坦言:“之前想过放弃,因为我长期坐轮椅,肾积水做了手术,身体原因导致我想要放弃,但是教练却对我说‘你练的那么好为什么要放弃啊?’我一想,是啊,所以就坚持下来了。”教练简单的一句话,便让闫卓坚持了下来,或许,这本就是她内心的声音。现在,在闫卓轮椅后挂着的包里面常常装着纸巾和尿袋,提到这些,闫卓会有些不好意思。但就是这样,她还是用柔弱的身体为国家争取了荣誉。

面对命运的不公,她笑颜以对!

命运的试炼在闫卓未出生时就开始了。她的母亲在怀孕时,医生就告诉她,这个孩子可能会有身体上的残疾,建议她做人流手术。闫卓父母左右为难,这时家里的老人站了出来,明确表示要留下这个孩子,“毕竟这是一条生命。”肢体上的残疾让闫卓在小学时不得不就读专门的残障学校,后来,闫卓慢慢地学会了与轮椅为伴,轮椅就是她的双腿。她甚至打趣说:“我觉得坐轮椅很好啊,出门很方便,我坐在椅子上行动还很轻松,不会累。”

能成为现在这样开朗自信的女孩,是在闫卓走上了体育道路之后,冰壶运动也让闫卓找到了自己的一技之长,自己还能用这一技之长为国争光,这让闫卓脸上的自信又多了几分。

“我的缺点是出手不够稳,有的时候对点偏大,出手也偏大。”那优点呢?“嗯……”闫卓想了一会,“教练没说过,对优点不要太在意,改正缺点,以后在赛场上更多地为国争光吧。”

记者手记

在驱车赶往怀柔训练场的路上对闫卓有了许多想象,作为一个在轮椅上成长了20多年的人,她身上一定经历过诸多磨难……但当我见到闫卓本人的时候,她是那样活泼开朗,她也会带着猫耳朵发箍洗漱,也会在不眠的夜晚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也会在镜头面前特意化个妆,也会面对采访紧张不已,是个20出头的姑娘该有的样子啊,如果她双腿可以站立,她每天一定是雀跃的。上天跟她开了这样大一个玩笑,她却真的用微笑面对。采访那天,在冰壶场训练时,闫卓的眼神是笃定而又严肃的,而平时,她见人总是笑嘻嘻的,好像什么困难在她面前都没什么大不了。她是个有魔力的姑娘,就像一个折翼的天使,总是憨憨地说着:“我觉得挺好的。”

从英国回来那天,闫卓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她在英国拍摄的照片,图片的内容是一簇小草刚刚挤出石缝露出了嫩芽。这或许也是闫卓内心的呐喊,她克服了困难,突破了命运。未来迎接她的一定是阳光明媚,和风细雨。祝福这个坚强而自信的榆垡姑娘。

作者单位:大兴区融媒体中心
北京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