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严田古樟
樟树被评为江西吉安的“市树”,的确名副其实。赣中的气候土壤,很适应樟树这种大型常绿乔木的生长,尤其是河谷平地,水分充足,土质适应,樟树长得茂盛又高大。江南其它区域也有樟树,但吉安更多更集中。江西古称“豫章”,因盛产香樟树而得名,吉安便是江西主产地。经百年风云变幻,人祸天灾,无数巨樟化成了灰烬,但仍有大批古樟逃过了劫难。
吉安村落自然环境有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樟树多。几乎凡有一两百年建村史的村庄,都有几棵很大的樟树护卫在村旁或耸立在村中;至于千年古村或建村三五百年的地方,大多有一两棵巨大的樟树成为地标和象征。先祖们把樟树当做择居风水的重要条件,因而民间有“无樟不成村”之说。
樟树最密集的是吉州区钓源村,环村的长安岭山坡上,全是高高矮矮的樟树,组成了壮观的绿色屏障,大概两万棵左右;进村口的巨樟,高近30米,据测定树龄近千年。最大最古老的,是安福县严田王家堂的古樟,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汉代遗存;分8股大枝,根底部虽有腐洞,但依然枝叶繁茂,经专家测量考证,是已知的全国古樟王。姿态最生动的是青原区陂下村的古樟,500年以上树龄的86棵,村民像亲人一样给樟树取了生动形象的名字,如合欢樟、迎宾樟、独目樟、槐花樟、龙头樟等等。赣江及其支流禾水、泸水、富水、恩江、乌江等河畔,以及很多的古村落,一棵棵的古樟昂然挺立,连成一片。尤以安福县为盛,百亩以上天然樟树林的自然村数十个,2018年被中国林学会认定为“中国樟树之乡”,代表吉安,享誉全国。吉安城镇的绿化美化,四季常青的樟树是首选树种,不仅是避阳吸尘,还呈现出勃发的朝气和盎然的生机。
吉安县横江公塘古樟
吉安人护樟植樟,因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夏可遮荫,冬送绿意,还有实用价值。樟树的干、根、枝、叶均可提取樟脑和樟脑油,供制作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剂等使用,还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漆及香精等原料。樟树的木材致密,有香气,不易腐朽虫蛀,是制作家具、造船、雕刻的良材。如果到户外活动时,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芳香弥漫,可以防蚊虫叮咬。
依托丰富的资源,樟树的开发利用成为吉安历来重要的产业。民间自古就有提炼樟脑油的行当。我少年时就看过这场景。刚读小学的我时常跟伙伴去看这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觉得好玩。国办的江西樟脑厂就在吉安城南跃进路边,主要生产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后来开发香料、微生物制品。吉安樟脑是当年响当当的名牌,多种产品获国优部优,还畅销欧美,20多年前才停产。
吉安还有项久受百姓青睐和市场更广阔的名牌产品是樟木箱。这是30多年前最重要的家具之一,更是结婚时的必备品。一般是男方买一只,女方做嫁妆一只。我家至今还有两个樟木箱在用,估计跟我同龄人的家里也会有。曾有些年头,大街(永叔路)卖樟木箱的商铺,规定的日期出售时要排很长很长的队,等半天才有可能买到一只。物资紧张时,凭票供应,能买到只樟木箱是很有面子的事。那时箱板较厚,据说上海知青带樟木箱回城里,将箱板刨开一分为二,一只可做两只。
青原区渼陂卧龙樟
不过,吉安人更看重的是樟树的生态和人文价值。因为在人们眼里,樟树高大茂盛又寿长,籽多,切合人生及其愿望,是吉祥物。那些古老的大樟树还被供奉为保佑地方人畜平安的“凤龙神木”,成了救苦救难的“神灵”,不能伤害和亵渎。在吉安乡村至今都可看到,庙宇和祠堂旁,耸立着巨樟,每逢节庆祭祖祭神,樟树也是祭祀的对象。
时移世易,古樟大樟早已列为保护植物,不经主管部分批准不得砍伐,原先的天然樟木制品也销声匿迹,但无数的樟树依然在默默做出贡献。近些年吉安农林企业规模化种植的小叶香樟有的已成材,正在开发新的产品;不少龙脑樟也在茁壮成长,可望加工出优秀产品走向市场。
更多的樟树在护卫着生态,美化净化环境,也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寄寓着人们的希望,承载着游子的乡愁。樟树,自古至今是吉安的宝树,也是福树。
(稿件原载于2019年8月16日《井冈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