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山东德州临邑县兴隆镇:生态宜居城镇让群众安居乐业

山东学习平台2019-08-22
订阅
作者:高合善

“看看俺们兴隆镇现在的建设,真的是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条线,走着几分钟就到了。真没想到俺们这个岁数,还能住上城里人一样的小洋楼,茶余饭后在土马河边溜溜弯,没事下下棋,看看书、敲敲鼓娱乐娱乐。再过几年,到就近的福利院养老,有个头疼脑热,不用出门就能给治好了,真是享福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兴隆镇东马新村小区的王大爷竖着大拇指,高兴地对笔者说着,脸上乐开了花。

兴隆镇总体规划效果图

近年来,兴隆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2017年兴隆镇被评为第四批“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卫生乡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幸福指数持续攀升,生态宜居名片越擦越靓丽。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按照《兴隆镇总体规划》,兴隆镇借助两区同建政策,2013年东马新村小区成为兴隆镇首个搬迁上楼的村庄,原来脏乱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返,一排排整齐的居民楼让群众笑逐颜开,为兴隆镇城镇建设开了好头,起了好步。2015年,溪林文苑小区的建成投用,圆了更多有条件居民群众的上楼梦。2016年至2017年,刘汉章村、段坊村、前坊村、后坊村、兴隆村在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推动下完成拆迁,盛世景苑和兴隆嘉苑安置区即将回迁安置,人居环境进一步提档升级。2018年至2019年,商业开发项目广盛苑小区作为兴隆镇第一个高层小区拔地而起。

建设中的高层小区广盛苑

兴隆镇按照《土马河湿地公园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与河长制工作有机结合,连续三年实施了土马河清淤、硬化河滩、绿化河岸、建设景观桥和小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等系列工程,使兴隆镇的母亲河更加美丽动人。2018年德州市放鱼养水活动在土马河畔举行,放养鱼苗3万余尾,进一步养护了水系生态,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湿地功能效应日益凸显。漫步在清新怡人的土马河畔,一路走来,拓宽后亮化美化的242省道,繁荣热闹的商贸步行街,窗明几净的教学楼,功能齐全的文化站,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的福利院不禁让人啧啧称赞。

土马河畔文化长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兴隆镇以镇驻地为中心,不断拓宽城镇建设半径,系列惠民工程让乡村更美,群众更满意。村村通建设,便利群众出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改善农村大生态;清洁煤、气代煤推广、“散乱污”治理,净化了空气质量,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危房改造,改善了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环卫一体化,让大街小巷一尘不染;扫黑除恶,维护了社会治安,提高了群众安全感。

美丽的兴隆镇镇区航拍

2018年,兴隆镇以“七位一体”为总抓手,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要求,完成对祁家村原木业基地复耕,腾空土地发展无花果等特色种植;同时外出学习,因村制宜,在小辛庄、车芦徐村、段店村、刘友村、三十里村等试点种植药食两用花卉金银花,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美化了村庄环境,实现了产业兴旺,“金银遍地花”满园的多重目标。重点扶贫村王士会美轮美奂,民生民政样板村苗屯村配套服务完善,以夏三屯为中心,辐射车芦徐、王坊村、三十里的美丽乡村建设带已现雏形。

民生民政样板村苗屯村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兴隆镇以“一勾勾戏曲文化传承艺术中心”为平台,每年广泛开展文化惠民下乡演出80余场次,丰富群众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兴隆镇针对中小学生开展“一勾勾”暑期培训,培养后备新人,让宝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兴隆民俗博物馆传承了民俗历史教育,成为兴隆镇乡村旅游新动能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看点,为兴隆镇文化振兴增光添彩。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暑期培训

“下一步,兴隆镇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的重大机遇,以‘七位一体’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做好结合文章,持续发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开创城镇建设新局面,再上新水平。”兴隆镇党委书记夏祥生说道。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临邑县通讯站
作者单位:临邑县兴隆镇政府
责任编辑:闫超 祁小丽 黄新 张琨 姜晖
山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