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南长河流水潺潺,观“京西小故宫”古寺新颜,品国图文化书香。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门的紫竹院街道,前身为蓝靛厂街道,成立于1959年。从稻田飘香到科创飞跃;从南长河畔泥土沾脚、农田连绵,到如今水清岸绿、高楼成群;从曾经的地区环境秩序治理“老大难”,如今迎来旧城改造,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腾飞……这里见证了共和国的沧桑巨变。
老屋蜕变谱写城市花园新篇章
站在海淀区魏公街西口的林荫道上,看着民大西路整齐有序的沿街商铺,不远处魏公村小区回迁新居已拔地而起。回顾过去,魏公村地区的变迁作为整个地区环境改善的缩影,生动记录了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变。
“上世纪70年代末,‘村’里建起了楼,也就是老魏公村小区。当年,我们这个小区是人人羡慕的‘花园式小区’,是魏公村地区第一批盖起的居民楼。”89岁的原街道办主任张海亭说。小区历经30多年岁月变迁,房屋破损陈旧、市政设施老化、配套功能欠缺,成为出租户多、高龄人口多、残疾大病人员多,无电梯、无停车位、无统一物业管理的“三多”“三无”小区。脏乱差的面貌让小区居民苦不堪言,改善居住环境成为居民们最迫切的期盼。
棚户区改造项目封顶仪式
“加快棚户区改造,实现魏公村地区的华丽转身,不仅是广大居民的安居梦,也是街道全体干部的多年夙愿和不竭动力。”街道办事处主任常增玉说。2015年,魏公村小区旧城改建项目领导小组及现场指挥部成立,搭建“一办七组”的组织架构和“一委四站”的群众工作模式,以“棚改怎么改,群众说了算”的宗旨,让群众真正成为棚改的主体。
在回迁安置房的规划设计上,安置房原址新建,还规划了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助残中心等服务设施,建有游泳馆、慢跑道等休闲健身配套。老旧小区即将变身现代城市花园。
“我们经常来这边看看新楼的进度,对搬进新房翘首以盼。”62岁的林友微从老魏公村小区建成就一直住在这里,感受过小区曾经的光彩,也见证了它逐年黯淡。当棚改项目启动时,林友微仿佛觉得自己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福祉为目标,最终魏公村小区棚改征收项目这个“大问号”变成了大家心中的“感叹号”,接连创造了北京市棚改征收的“六项记录”:首日住宅预签约率超80%、首周住宅预签约率达到85%的生效比例、15天内住宅预签约率达到92%、提前一个月发布征收决定、预签期内签约率达到95%、从签约到拆除仅229天。
不远处,中关村南大街11号院环境整治棚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整个魏公村地区正在悄然崛起,散发着年轻活力和发展潜力,一步步实现老旧城区的华丽转身。
区域规划绘就如意紫竹新蓝图
春风化雨、春华秋实。70年里,南长河从一条可赤脚趟过的小泥河,变成一条河畅景美的黄金水道,宛如一柄玉如意,蜿蜒穿过整个紫竹院地区,滋润了沿岸的名胜古迹、特色街巷和科创园区,成为紫竹院地区发展变迁的见证者。
78岁的乔敏华家住南长河沿岸,在她的印象里,曾经的南长河是一条又窄又脏的小河沟。“大约也就2米左右宽,趟水就能到河对岸。”据老人讲,当时南长河岸两侧都是大柳树,周边遍布菜地、粪坑。就连如今美如画的长河公园,改革开放前也只是个百姓习以为常的垃圾场。“咱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个煤场,别提多脏了,但周边百姓做饭取暖全在这里买煤。”
1998年,南长河得到综合治理,古老的长河焕发了青春,成为贯穿京城三湖、四河、六海,萦带南北,横亘东西的一条“黄金水道”。如今这条水道已是“绿柳翠成行,碧幕连天际,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给紫竹院地区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韵。
紫竹院整个地区的方方面面,同步发展提升。2017年,紫竹院街道贯彻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和海淀区“两新两高”战略,通过梳理“一河一院一馆八遗产,八校八所三团四高端”的资源优势,编制了《紫竹院街道区域发展规划(2017年-2035年)》,对产业优化调整、用地与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和景观提升等各方面做适度超前规划。进一步明确文化和产业两个发展动力,推进长河文化带、特色文化街巷和其他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坚持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景观提升等方面提出五大规划策略,形成“一轴三带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文化科技融合助推区域创新发展。
规划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2020年,城市问题初步缓解,特色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街道品牌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2035年,基本建成首都和谐宜居街道,地区特色产业形成,在文化推广、智能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成为首都示范街区;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文明街道、活力街道、宜居街道和平安街道,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同时,明确四个系统,筹划落地通道。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牛鼻子,从城市更新系统、环境提升系统、品牌营造系统、街道管理系统上下功夫、做文章,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让城市在‘文化空气’中呼吸,让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延续。我们将以建设北京富有文化艺术气质的科技创新区域为目标,向更高水平的文明街道、活力街道、宜居街道和平安街道阔步迈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紫竹院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曼谕说。
共建共享反哺社区打造品质生活
在改善人居环境、绘就区域发展蓝图的同时,紫竹院街道多措并举,积极为中关村南大街科创发展谋划更大增量和空间。同时,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为主线,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抓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街区责任规划师融入地区规划工作,以地区街巷“整体谋划、分步实施、作出示范”为思路,精准打造街区“微生态”,实现街区做一个、成一个、百姓认可一个。
“一个可落地的、群众认可的规划,要通过多元参与、共治共享,来增强城市街区更新决策的科学性。”据紫竹院街道办事处主任常增玉介绍。坚持“开门办规划、入户做规划”的理念,将规划设计主体让位于街区使用者,让“未来城市小公民”和辖区居民一起参与城市治理的全过程。
2018年,北京海淀实验小学苏州街校区将门前的一块千余平方米的地块当成“试验田”,请学校的孩子们当一回小规划师参与设计;2019年,魏公街国际时尚文化街区改造提升紧锣密鼓;在西三环北路地下通道北京外国语大学段改造项目中,街区规划主动与国际接轨,携手专家、留学生等代表,在设计方案中突出国际化定位,赋予色彩年轻化定位,拉近与使用人群距离……
街区规划绝对不是“装修”一下这么简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科创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街道区域规划最终将实现反哺社区打造品质生活。
2018年,紫竹院街道在老旧型、单位型和商品住宅社区选择4个试点社区开展“微治理”工作,采取“四步走”的工作方法,通过搭建“微平台”,培育社区“微组织”,美化“微环境”,推广“微菜场”,建立社区自我发展、更新的发展模式。2019年,紫竹院街道进一步深化“微治理”工作,开展社区“微治理+四堂微更新”建设,突出“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的自主性和满意度,共同推动意识、文化等“软环境”和街区内外“硬环境”的更新。“不管是街区规划,还是社区治理,就是为了让辖区群众的生活更惬意更舒适更有幸福感。”王曼谕说。
在中国70年社会变迁的恢宏旋律中,紫竹院街道始终坚持“永不停歇再出征、永远奋斗再创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跨越式的提升,在南长河两岸尽情书写紫竹人的奋斗史,长河两岸的和风杨柳更是奏出了“书香·乐舞·科创·紫竹”的动人乐章。60岁的紫竹院街道,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一代代的紫竹人,勤劳智慧,接力攻坚,共绘地区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