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师生|山东省临沂市残疾教师颜士珍:三尺讲台就是人生最好的舞台

山东学习平台2020-01-03
订阅
作者:褚菲菲 海玲 刘辉 孙敏

拖着两条残腿,安于三尺讲台;手握七寸粉笔,守住一方净土。从教34年来,她始终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春去秋来,学生来了又去,她还在那三尺讲台默默坚守。

她就是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全球通希望小学教师颜士珍。

“一天差不多要站将近4个小时”

2019年12月24日,临近期末,兰陵县大仲村镇全球通希望小学6年级1班的孩子们正在残疾教师颜士珍的带领下做最后的冲刺。上课时,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因为他们知道,看似和常人无异的颜老师,在这三尺讲台上站立40分钟有多不容易。

颜士珍正在指导学生学习

1968年,颜士珍出生在兰陵县长城镇沙沟东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家里兄弟姐妹7个人,她排行老四。2岁时,一场异常的高烧让她双腿的骨头变了形。从此,颜士珍失去了原本健康的双腿,这给她本该幸福快乐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从别人异样的眼神中,颜士珍明白了自己的“特殊”。这个2岁多的小人儿整日躲在家中或趴在母亲背上不肯下来,唯恐别人看见自己变形了的双腿。

也许正是因为行动不便,颜士珍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1985年,颜士珍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中专学校,但由于身体残疾,她被挡在了学校门外。那时,颜士珍了解了张海迪的事迹。这个残疾人作家一次又一次震撼着颜士珍脆弱的心灵,天生要强的她决心以张海迪为榜样,活出个样来。“三尺讲台就是人生最好的舞台”,怀揣着梦想,在榜样的带动下,通过刻苦学习,当年颜士珍考上了民办教师,来到沙沟东村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

最早,颜士珍是用双拐支撑行走,但是为了教学需要,她放弃了双拐,学会了使用单拐。在黑板写字的时候,她靠着拐杖和黑板的支撑,工整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现在,她每天要上三四节课,每节课40分钟,另外还要照看40分钟的自习,一天差不多要站将近4个小时。4个小时,也许对平常人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双腿残疾的颜士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为了缓解疼痛,她在讲台旁边放了一个长板凳,每次疼得受不了,就坐在板凳上上课。

由于多年从事教师工作,长期的久站和久坐让原本腿脚不便的颜士珍脊柱严重变形,天气一转凉,腰和腿就疼得受不了,医生建议她冬季寒冷时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当医生把病历和假条递给颜士珍建议她请假休息时,她不愿意了,她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

“只要在上课,这些疼痛就很容易忘掉”

1992年,颜士珍通过考试,从一个代课教师转为一名公办教师。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这让颜士珍更加感恩命运,感恩生活。“既然上苍这么优待我,我更要好好地活着,不仅是为自己,更为那些疼我爱我理解我的人。”站在讲台上34年,因为怀揣着对学生和家长重重的责任感,颜士珍不敢有丝毫马虎。

在学校,除了上课、改作业等一些常规工作,还要挤出时间辅导学生、关心问题学生以及帮助年轻老师成长。从早上7点半到校至下午5点送走上完辅导班的学生,颜士珍没有因为自己身体残疾而享特殊待遇,她和普通老师一样,一天在校时间长达10小时。当每天晚上回到家,安顿完孩子、料理好家务,又要开始备课、批改试卷,晚上能在10点之前睡觉,对颜士珍来说,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颜士珍在上课

颜士珍说,因为双腿的残疾,她每天都不敢多吃饭、多喝水。“因为我带的班级在2楼,上厕所得下楼梯,我的腿不行,每下一个阶梯都很费事。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我只能少吃少喝,减少上厕所的次数。”颜士珍告诉记者,她所带的6年级1班距学校的厕所直线距离有100多米,可就是这段平常人用几十秒钟就走完的路,对于双腿残疾的颜士珍来说,却异常困难。

同样因为双腿的残疾,每上完一节课,颜士珍的双腿犹如在刀尖上穿行,但是当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成绩时,她便顿感满足了。“其实只要在上课,这些疼痛就很容易忘掉。我的生活已经跟孩子们融在一起,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我对他们有所帮助,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收获。”34年来,颜士珍一点都没有觉得苦。

颜士珍深知,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她力争做到每节课都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将被动变主动,将厌学苦学变乐学愿学,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苦心人天不负,通过苦心钻研和奋力拼搏,颜士珍很快就在教育教学这块沃土上迅速成长蜕变,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辛勤的付出总会换来丰硕的回报。任教34年来,每年,颜士珍的教学成绩在全镇、全县都名列前茅,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

“登上讲台就是一种责任,一节课也不能落下”

“老师每天都是来得最早的!”“老师的课最有意思!”“……”别人问起颜士珍老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5年前,颜士珍来到大仲村镇全球通希望小学任教,她和丈夫也从兰陵县长城镇中心小学家属院搬到了兰山区。颜士珍说,现在的家距离学校有30公里,这对于正常人来说,开车上班根本不是问题,但对于她这个双腿残疾的人来说,则显得很遥远,甚至困难重重。

一向独立的颜士珍,能自己干的事,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即使遇到雨雪天气,她仍坚持早到晚退。“登上讲台就是一种责任,一节课也不能落下。”34年来,颜士珍从没有因为家里的事,耽误过给学生上课。

2004年,颜士珍的儿子刚一岁多,县里组织业务大检查。当时,作为长城镇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颜士珍需要上一节观摩课。没人照看孩子,颜士珍只能先把孩子哄睡着后,再悄悄前往教室。讲完课回到家,眼前的一切差点把颜士珍吓晕过去,只见刚学会走路的儿子躺在歪倒的暖瓶边嚎啕大哭,儿子的腹部、手上被热水烫得起了水泡。

“当时真的既心疼,又害怕。后来孩子在烫伤科治疗了一个多月,最终也没能根除伤疤。现在孩子肚子上、胳膊上还有疤痕……”颜士珍说。只要看到儿子褶褶皱皱的皮肤,她心中就十分内疚:“我想,儿子长大后会理解一个做老师的母亲的做法的。”

因为工作繁忙,颜士珍很少接送儿子上学、辅导儿子功课。“这几年照顾家里特别少,多亏家人支持,但也没办法,谁让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呢!”提起家人,颜士珍有些自责。颜士珍总说,虽然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但因为做了一名老师,有了这么多的学生,她的人生才变得精彩。她也相信,为孩子们播下梦的种子,用心浇水、施肥,就会看到花开。

春去秋来,学生来了又去,颜士珍始终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稿件原载于2020年1月2日琅琊新闻网)

来源:琅琊新闻网
作者单位:临沂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马宗营 张琨 郑志侠 徐坤杰
山东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