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8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及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达到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超过美、日、欧发达经济体之和,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业务量规模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承载了70%中国快递上市企业总部的青浦,在全球快递市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上海青浦区成为全国快递物流业的“发展高地”和“市场风向标”,和华新镇有很大关系,因为圆通、中通、韵达等多家知名快递公司总部与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均落户于此,有效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成为发展先进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区。
圆通速递总部
华新模式构筑快递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位于青浦区东北部,东与闵行区接壤,北与嘉定区相望,47.6平方公里的华新镇是上海市郊重点发展的中心镇之一。华新全镇水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沪宁高速、沪常高速、北青公路、纪鹤公路横跨东西,嘉松公路、华徐公路、嘉金高速贯穿南北,距离虹桥国际机场15公里,便利的交通条件让华新镇成为了快递物流业发展的“福地”。
华新是青浦“一城两翼”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极,随着虹桥交通枢纽的建设和虹桥商务区的建成,华新作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纽带之一,将为物流企业“由大变强”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支持。华新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青浦区“一城两翼”战略布局和建设一流新市镇的总体目标,坚持产业结构整体转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坚决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引领作用、体现“上海制造”和“上海服务”品牌的企业和项目。在“华新模式”带动下,以圆通、韵达、中通为代表的一批快递物流代表品牌先后走出华新,顺利上市,借助金融的力量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效,拉长产业链价值开发,成为华新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服务企业。
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应运而生
青浦华新镇作为我国快递物流业的“桥头堡”“大本营”,在政策支持、配套设施服务等各方面为中国快递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持续推进减税降费背景下,如今快递企业负担已大大减轻。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8%,实现了“五连降”,但这一比例与主要发达国家8%-9%和新兴经济体11%-13%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另外,物流企业“小”、“散”、“乱”特征还有待改善,信息互联互通不足、物流供需信息不对称等痛点还有待克服。
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仪式
2017年5月12日,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于上海青浦华新镇圆通总部正式揭牌,作为物流领域唯一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互通平台搭建、智能装备研发、行业标准制定为主要工作。针对我国物流行业痛点,如何利用好前沿科技,并打造智能物流体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从成立至今两年时间,坚决落实国家战略,推进“互联网+物流”行动计划,加快自主创新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引领整个物流行业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同时,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在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移动通信以及区块链等前沿科技进行针对性创新,聚焦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智能装备信息化和自动化、物流标准体系,以提升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自揭牌以来,已经成立近20个联合实验室,建设3个创新示范基地,聚集220余位行业专家,承接8个省部级课题,开展3个物流产学研联合课题,研发8种物流智能装备,建设8项物流标准,共计申请13项专利和发表35篇论文。
智能物流创新工场带来变革力量
依托于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政产学研链条的资源集聚优势,智能物流创新工场将于8月落户华新镇华徐公路快递物流产业聚集区。作为科技成果在物流行业创新应用的孵化器、加速器和倍增器,智能物流创新工场将聚焦物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配置整合功能,提升科研、技术、资本与项目转化效率。在华新镇的支持鼓励下,智能物流创新工场现已孵化以圆智自动化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圆通全球集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行业领先的物流科技公司,并持续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物流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政策、场地、研发、资金等方面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旨在打造出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物流技术独角兽企业或科创版上市企业,从而为华新镇物流产业升级转型带来变革力量。
“一带一路”蓝图绘就,今日的青浦区华新镇,正以崭新的姿态,持续深化“一城两翼”战略,落实“一城、三园、三轴”的总体空间结构布局,加快树立“上海之门”的新形象。坐落于华新镇的物流国家工程实验室,将在此背景下,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移动通信、区块链为代表的六大核心科技进行持续创新,加速产业耦合与功能聚合,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助力中国快递物流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