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它是中缅边境线上花果飘香、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低调小城,这里的美味好吃到让人惊心动魄。
手抓饭 张仁韬 摄
德宏美食百花齐放,“绿色的都是菜,会动的都是肉”,口味以“酸、辣、苦” 为主,喜甜味、喜吃生。
各色美食
来德宏,必吃美食有哪些?拿出小本本记好喽!
撒苤 桂金再 摄
有让外地人既爱又怕的撒苤,名字吓人味道惊人的“鬼鸡”,集颜值、口味与文化内涵于一桌的孔雀宴,满足感大于火锅的手抓饭,一顿就能吃到所有景颇特色菜的绿叶宴,堪称德宏美食的另一张名片的过手米线,腌菜膏蘸水伺候,味道无敌的火烧猪,每天换着花样表演不同“帽子戏法”的饵丝,德宏人戒不掉瘾的烧烤,能辣死一头牛的涮涮辣蘸水,一想到脸上就泛起蜜汁微笑的傣味,盐巴辣子酸水拌出来的美味豌豆粉……
过手米线 桂金再 摄
撒苤——那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撒苤是将生肉捣烂成泥,放上韭菜、香柳、缅芫荽、小米辣、涮涮辣等佐料,再加入动物的“苦肠”熬制的“苦水”,配合米线、蔬菜、烤肝脏等蘸食,根据不同的原料,有牛撒、鱼撒、猪肉撒、苦子撒、橄榄撒等。
很多外地人刚开始听到撒苤都是拒绝的,但当鼓起勇气尝过之后,就开始欲罢不能,这是德宏美食最响亮的一张名片,咸、酸、苦、辣的蘸水、配合各种蔬菜、动物内脏和米线,那滋味真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建议外地朋友刚开始可以品尝酸酸的柠檬撒,入口酸爽,清新怡人。
撒苤 段晨阳 摄
苦撒苤
柠檬撒苤
“鬼鸡”——名字听起来吓人,味道却惊人。
鬼鸡是将乌鸡宰杀,煮熟晾凉后撕碎,配以剁碎的姜蒜、缅芫荽、柠檬叶、小米辣等,再加入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味道特别丰富,口感也很细腻,对得起它这个惊世骇俗的名字。
鬼鸡
孔雀宴——集颜值与美味一身。
孔雀宴发源于德宏。孔雀是傣家人心中的神鸟,寓意吉祥美好。
孔雀宴上并没有孔雀肉,而是放上一个精美的雕花孔雀头,各种特色菜品按开屏的姿势摆开,再加上干冰点缀,如梦似幻,颜值、美味和人文内涵都在线,要了解德宏美食,第一餐当选孔雀宴。
孔雀宴 高春兰 摄
手抓饭——满足感不亚于火锅。
手抓饭是德宏景颇族餐饮文化的代表,从最初的绿叶宴演变而来,是景颇族为了庆祝丰收的喜庆宴,大家围坐一起,以绿叶当碗,以手做筷,吃的过程中洋溢着团圆、欢乐、美好。渐渐地,手抓饭受到德宏人的青睐,成为宴请友人的一道特色美食。
悄咪咪告诉大家,德宏的米饭和菠萝饭空口都特!别!好!吃!
手抓饭
绿叶宴——一次性吃遍景颇特色菜。
绿叶宴与德宏景颇族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他们生长在山野之中,以绿叶为餐桌和餐盘,用青竹做餐具,凡鸟兽鱼虫、花草果木都在觅食之列。绿叶宴上“舂、烤、煮、剁、炸、腌、拌”各种菜都会出现,舂鳝鱼、竹筒烤鱼、炸猪皮、鬼鸡、卷米线、凉拌牛肚、酸木瓜炒牛肉丝……吃得就是个惊喜!
绿叶宴 张仁韬 摄
过手米线——不过桥但过手的米线。
过手米线的菜品相当丰富,各种凉菜、热菜、蘸水、油辣子、瓦罐汤一众排开,筋道的红米线在汤锅里煮熟后晾凉,还没吃眼睛就被喂饱了。
过手米线的正确吃法是放一团米线在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包着一大口送进嘴里,吃到不顾形象也没关系,一大口一大口送进嘴里,好吃到恨不得再舔舔手指。
过手米线 桂金再 摄
过手米线
火烧猪——味道无敌。
到了德宏,火烧猪是必尝的,不然就不算来过德宏。
火烧猪一般选用不喂饲料的小猪,大小不定,30公斤左右最佳。刮毛开膛后,用一些香料(八角叶、草果叶)塞在猪肚里面。为了让里面的肉也能熟,有些人喜欢把烧烫的鹅卵石放在里面,让猪肚子充满热气,嘴里塞上稻草,外面糊上灶灰和盐水调成的稀泥,就可以上火烤了。
火烧猪
火烧猪
火烧猪 张仁韬 摄
花式早点——打开德宏人一天的正确方式。
德宏人的一天是从一碗冒着热气的饵丝开始的,早上迎着朝霞甩下一大碗盖满“帽子”和各种配菜的饵丝,再配上一杯果汁或缅甸奶茶,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圆子饵丝 桂金再 摄
奶茶 张仁韬 摄
烧烤——德宏人戒不掉的瘾。
德宏烧烤,无所不烤,小肉串、猪尾巴、烧毛肚、烤韭菜、烤鱼、烤小瓜……美滋滋、冒着油和香味的烧烤摆到桌上,一定要来一碟最经典的德宏腌菜膏蘸水搭配,配着原汁原味、香甜鲜嫩的烧烤,让人欲罢不能。
晚上在夜色下,和朋友约个烧烤局,喝点什么,聊点什么,这一天才算完整。
烧烤
烧烤 桂金再 摄
德宏特色小吃,多到根本数不过来。
德宏美味的小吃一口气根本数不过来:油炸牛肉干巴、腌木瓜、稀豆粉软米饵丝、凉豆粉、卷粉、凉面、炒螺丝、烤猪皮、烧粑粑、烤饭团、泼水粑粑、泡鸡脚、酱鸡脚、特色泡菜…大多数都以酸辣为主。
豆粉 张仁韬 摄
干巴
泼水粑粑
香辣螺丝
菠萝饭
泡鸡脚 桂金再 摄
泡酸木瓜 桂金再 摄
泡鲁达 桂金再 摄
柠檬水 张仁韬 摄
酸扒菜 张仁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