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北部文化中心:百姓的文化殿堂

北京学习平台2019-10-22
订阅
作者:谢晶 田峰

田峰 摄

住在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的刘奶奶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可以在家门口看到一场高大上的话剧,大型演出、名家讲座、文艺培训……“仿佛我家不是住在五环外,而是二环,海淀北部文化中心让我找到了住市中心的感觉。”

相较北京市其他区的文化馆,海淀北部文化中心文化馆显得尤其“年轻”,截至目前,它对外开放三年,与档案馆、图书馆、温泉中心共同组成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填补了海淀北部地区没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空白。

从“露天电影”到“3D影院”

海淀区有着非常特殊的结构,在南部城区,人口密集,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在北部的山后地区,人口较少,环境优美,但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而南北的划分则以百望山为界,南部也常常被居民们称为“山前”,北部称为“山后”。

67岁的刘翠荣,可以说是温泉村土生土长的“老人”了,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看“露天电影”。每到那个时候,她们最期待的就是夜幕降临,到那时电影队在村委会的大院子里会竖起两根竹竿,挂上银幕。这时,各家的小孩纷纷扛着长凳子,陆续来“占”个好位子。“每一场电影都非常好看,《白毛女》《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刘三姐》……有些电影,在本村看了,到电影队去邻村放映的时候又呼朋引伴再去看。”刘奶奶回忆道,白家疃村、杨家庄村、辛庄村,还有北京分析仪器厂,凡是放映电影的地方她和小伙伴都不会放过。唯一的文艺活动就是学校每年组织的文艺汇演,但由于是“山后”比“山前”学校文化落后,她们还经常会跟着老师去“山前”的一些学校“排练学习”。

改革开放后,电影院也陆续多起来了,刘奶奶最常去的是“胜利电影院”,坐落于西四大街,由于“山后”交通不便,每次要倒三趟公交,两小时到达。“一

波三折到达目的地,但那时候觉得比起看村里露天电影已经上档次了呢!”

田峰 摄

从2013年到2015年,海淀区委、区政府历时3年,投资10亿余元,快速高质建成了88100平方米的海淀北部文化中心。2016年7月,北部文化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曾经的一片菜地,摇身一变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文化综合中心,也成为海淀区北部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刘奶奶更是开心至极,曾经“一波三折”看电影的时光一去不返,“前两天刚陪孙子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3D的呢,现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电影、看话剧……”

从“年少梦想”到“圆梦舞台”

59岁的于桂华是温泉镇辛庄村的村民,退休后重新拾起了曾经的爱好——唱歌,还组建了个小团队——泉之声合唱团,但由于一直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当有小型演唱时只能谁家客厅大去谁家,大的就找一些单位利用下班时间排练、或者在居民楼楼道里练习,总之,哪里有空地就去哪里,一直过着“打游击”的生活。

如今,有了北部文化中心后,除了平时的培训演出外,还会为像他们一样的团队提供免费的排练场所,她的小团队也跟着免费“入馆了”,舒适的排练厅给了她们充裕的排练时间,于桂华告诉记者,结束“打游击”排练后,馆内也给她们提供了专业培训,她们的演出成绩从最初的37名进步到最近比赛的第2名。

刘奶奶在北部文化中心也终于圆了儿时喜欢舞蹈的梦想,报名参加了舞蹈课后,一劈叉就震惊了一众的年轻学员和老师,现在偶尔也跟着文化馆去企业慰问演出。对于“钢琴”,刘奶奶更是情有独钟,这种“高大上”的艺术因昂贵的学费一直让她望而却步,“第一次摸到钢琴时有点激动,没想到啊,我还能学钢琴,更没想到几百元一次的课在这里免费享受,课下还能随时练习。”

74岁的赵芝健说,他是国防大学师职退休干部,来这里后,感觉就像到了“人间天堂”。“来一次,再也不想走了,经常和岳馆长说,我和这儿泡上了,上瘾!”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也体现了北部文化中心的魅力之大。

从开馆到现在,赵大爷体验了国画、书法、合唱等课程,也见证了文化中心福利的公开透明,他说,每次开课报名是最“紧张”的时候,九点开馆,早上五六点就可以看到大门口曲曲折折的队伍,搬着小板凳拿着自己身份证的居民们排队“报名”,在他们眼里,这都是弥补“年少梦想”的难得机会。学习累了,有时候赵大爷会去图书馆看看书,图书馆紧邻文化馆,作为一级大型公共图书馆,拥有200万册书籍,在文化中心学习、结识朋友、看演出,赵大爷的退休生活如今可谓多姿多彩。

“岳馆长,羽毛球送给您,书也留给您看。”北部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转交给岳老师一张由学员阮长川写的便签还有便签内提到的《羽毛球》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阮学员看到馆长最近在打羽毛球,一直想感谢文化馆,就通过此方式。在岳馆长的办公室、隔壁的活动室里,记者看到墙上已经挂满锦旗,馆长告诉记者,目前收到的群众表扬信有近4000封,意见也是近百封。有百姓提议开豫剧班,开班了;有百姓提议成立音乐欣赏培训班和专家指点授课,北部文化中心实现了。

近日,北部文化中心搭建2019中国青年歌唱家公益声乐讲堂公益讲座,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谷一通过现场随机选取三位学员上台演唱的方式,一对一针对学员唱歌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讲解,从气息、腔体等发声技巧、歌曲和唱法选择、真假声转换等方面给予学员指导,“名家”授课在文化馆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文化馆共举办十一期培训班,办班814个。培训18.66万人次;举办演出498场;举办展览34个;服务48支群众文艺团队,服务人次11.616万;接待国内外来访参观调研170批次,1.4万多人次,前台接待咨询12.25万人次。总计服务人次为102万人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北部文化中心始终如一坚持服务惠民。

田峰 摄

从“摸索管理”到“示范样本”

北部文化中心和其他文化馆相比,身份有点儿不一样,它的整体运营和管理都交由专业公司运作,走出了一条公共文化社会化运营的全新运营模式,解决了北部文化中心面临的运营难题。

在运营过程中,海淀区文旅局抓考核和管理,真正实现了“管文化”,运营团队落实指标,创新服务,真正实现了“搞文化”,政府投入的运营资金得到了效能更大化。图书馆以智慧图书馆模式,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书书相联、书人相联和人人相联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识信息服务;文化馆以艺术培训为中心,更加注重参与者的艺术体验,加强远程艺术教育培训功能。

北部文化中心的社会化管理运营也“落地”苏家坨,2017年6月,苏家坨镇在回迁社区前沙涧地区,建起的占地9000余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开放,辐射周边4个社区1.3万户2.2万人。图书馆、安全体验长廊、健身房、乐器排练厅、舞蹈教室……农村回迁社区居民也能和城市居民一样,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了。

同样采用“需求预订+菜单式”文化服务相结合形式的苏家坨文化活动中心,招募本地区居民担任文化志愿者,用“熟人管理、邻里共建”方式增强文化中心的亲和力、向心力,善于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一年一度的小年“千人饺子宴”、立夏“千人同食粥”、新年“花卉踩街”……苏家坨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两年多来,通过非遗文化,传承着苏家坨镇悠远的历史文化和浓浓的邻里乡情,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化。

据海淀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除了苏家坨外,学院路、田村路、青龙桥、上地、羊坊店、东升等8个街镇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已经或正在实施社会化运营。

2018年4月,北京市文化局、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现场交流会”,与会全国公共文化专家认为:海淀区社会化运营模式以“强烈的创新意识、成功的工作实践、显著的社会效益、极强的示范作用”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提供了示范样本。

截至目前,已有国内外同行170余批次来馆调研、参观。2018年8月,鉴于北部文化中心的运营成效及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切实发挥社会科学普及的职能性,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北部文化中心设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其中,农家书屋已全部纳入海淀区图书馆总分馆管理体系。目前,海淀区已经建成南北均衡、城乡均衡,种类、数量、规模科学合理,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覆盖区、街镇、社区(村)的高标准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制定了《海淀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7-2020年)》,并且利用“文化@海淀”——海淀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把握群众需求,实现“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构建覆盖全区的服务效能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文化设施、服务效能和供给情况的多维度监督管理,大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作为国家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创新是海淀的灵魂。海淀公共文化建设整体社会化管理运营机制的形成,正是在海淀拥有创新土壤这一优势的驱使下实现的。这种在创新机制上表现出的灵活、多元的优势,形成一套多维度的管理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管理形式,引领全国社会化运营、全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时代新潮流。

来源:海淀区通讯站
责任编辑:么咏仪 肖名焰
北京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