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大酱醋生产基地 摄影:王春雨
走进江苏盐城市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何老大酱醋业有限公司晒场,只见几百只酱缸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师傅已经捣完一遍酱缸了,为保证手工酿制的酱料翻晒均匀,味道醇厚,晒酱场的工人们每两三天就要“捣缸”一次。三伏天的“毒日头”,晒出的一缸缸酱香,弥漫整个晒场。
淋油 摄影:王春雨
在传承中创新
江苏何老大酱醋业有限公司原名何记酱园,始创于20世纪20年代,是专业生产酱油、香醋、豆瓣酱及相关调味品的食品生产企业。从最初的乡村小酱园、走街串巷提篮叫卖到今天规模初具、成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历经近百年。这家公司的老板如今是何家的女婿陈汉山,他是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陈汉山原本在县交通局工作,2000年,为传承和壮大这份产业,陈汉山毅然辞去安逸的工作,回芦沟镇双庆村接管岳父何祝的酱醋园。
生产线 摄影:王春雨
陈汉山接管厂子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他敏锐地意识到要发展必须要加大技改研发和创新。芦沟镇双庆村历来就有制造酱醋的传统,陈汉山首先将村里制酱能人全都聘请到厂里。他在不断挖掘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带着他们和生产制作团队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尝试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艺进行结合。他还高薪聘专家团队长期驻厂进行技艺指导,开发相关联的多元化产品,和江南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定向委培食品类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公司技术人才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公司的技术团队认真吃透市场,按照各地对口味的不同需求,对酱醋生产工艺上的原料配比、制作过程中的温度调整、酱焙过程中的酵母菌控制等进行创新和调整,研发出系列化产品。正是传统酿造方式与现代生产技术的融合,带出了团队,叫响了品牌。
检测 摄影:王春雨
在创新中发展
近年来,陈汉山又在公司生产设备改造和产能提升上寻求挂大靠强。与盐城国企江苏银宝控股集团合作,实施万吨酱醋扩能项目,新征生产用地60亩,新建2000平方米科研楼一幢,新上标准化生产线两条。同时,公司新开拓省级经销代理商8个,与国内知名连锁超市达成进场销售合同,建立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并举,去年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努力,公司产品深得各类消费者的青睐和业界的好评,何老大酱醋获北京农博会金奖、建湖县第一个农副产品“江苏省名牌”,在盐城市同类产品销售第一。如今,一瓶小小的酱醋拿到8项专利,年销售超5000万元。在乡间这不得不算一个奇迹,这是融入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这是一个家族孜孜以求、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结果。
灌装 摄影:王春雨
在发展中致富乡邻
饮水思源,富裕起来的陈汉山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们。“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陈汉山说。2008年,何老大大豆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正式成立。该合作社共吸纳社员120人,不仅指导种植,而且保护价收购大豆,村里大豆亩产由原来的175公斤提高至275公斤,每亩增收500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该合作社被授予“江苏省五好四有合作社”“江苏省优秀农民合作社”“盐城市青年文明号”“建湖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展厅 摄影:王春雨
多年来,该合作社紧紧围绕“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主要依托江苏何老大酱醋业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集约化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引导、保障、协调、服务的作用,致力于成为连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重要纽带,在加快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晒场 摄影:王春雨
截至目前,合作社共带动650户农户,种植大豆面积1500亩,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由自己富到领着乡亲一起奔富路,如今何老大已成为调味品行业一颗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