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医疗
谈及国内知名医疗器械公司,就不得不提启明医疗,其在所属的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领域拥有较强的科技实力。按2018年TAVR产品植入量计,启明医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79.3%。
无论从硬科技实力还是估值、营收等财务指标来看,启明医疗走上IPO(首次公开募股)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事实上,近一年来,已经有不少医疗器械领域的明星企业抢滩资本市场,力争在资本的助力下实现爆发性成长,启明医疗就是其中之一。
百亿市场“蓝海” 启明医疗“一枝独秀”
“每天都要开心”,这是纪录片《人间世》里重症医生赵强的微信签名,这句话,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轻松。“开心”,是他每天面临的挑战——打开病人心脏,这些病人很多都是心脏瓣膜病。
2018年,全球包含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在内的瓣膜性心脏疾病病患约2.09亿。除了“开心”,心脏瓣膜病人的出路还有用于暂时舒缓的药物治疗以及TAVR这一微创手术。
比较而言,TAVR的出现实际上解决了很多心脏瓣膜病人由于高龄、体质差、病情重,或者合并多种疾病等情况无法接受开胸手术的问题。它让很多病人看到了希望,也让这一市场瞬间成为了百亿美金市场。特别是最近美国FDA批准了TAVR可以适用于外科开胸低风险人群,意味着TAVR未来将取代传统的开胸手术成为主流的瓣膜病治疗方案。
全球来说,TAVR由爱德华(约60%市场)和美敦力(约30%市场)等跨国企业所垄断,但他们的产品至今尚未进入中国市场,仍处于临床阶段和准备进入临床阶段。
直到2017年4月,启明医疗研发的国产的TAVR产品Venus A-Valve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膜系统获准上市,才填补了国内空白。Venus A针对中国人群的病理特点有着独特的设计,长达5年的临床随访数据表明,其死亡率显著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启明医疗
据启明医疗招股书披露,该公司2017、2018年收入分别为0.18亿元、1.15亿元, 2019年前五个月收入为0.86亿元。
取得如此好成绩,原因在哪?核心技术。近些年,启明医疗在研发投入上越来越“大方”,2017、2018年,启明医疗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17亿元、1.04亿元。
2018年4月24日,“中国硬独角兽TOP100(春榜)”正式发布,启明医疗成为心血管微创介入领域的唯一入选企业。在医学专家、瓣膜和心导管研究专家、材料专家共同组成的技术团队和心脏介入器械经验的加持下,启明医疗已走到了“中国无、世界新”的阶段。
大手笔投入换来的是公司多个在研专利、项目上的成果。截至目前,启明医疗共有近400项专利和专利申请。
何以成为瓣膜器材“独角兽”
启明医疗缘何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从其创始人身上或可找到原因。
启明医疗创立于2009年7月,其创始人訾振军是典型的核心技术在身的创业家。
2009年,初来乍到的訾振军在杭州滨江税友大厦租了700平方米的一个办公室,带着20多人的团队,开始了属于启明的新征程。
如今,近十年过去了,坐落在万轮科技园的启明医疗有着200多位员工及大约100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而比之公司办公空间物理上的扩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启明的产品已经销往世界上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启明医疗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与此同时,启明医疗一直在布局海外市场。从2016年的德国Transcatheter Technologies公司到2017年的美国瓣膜球囊成形术产品供应商Inter Valve公司,再到2018年的Keystone Heart公司,启明医疗已深入布局美国和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