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宜秀经济开发区:园中园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安徽学习平台2019-12-06
订阅
作者:秦国根 何学武 方华

道路四通八达,环境优美怡人,厂房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工人们干劲十足……宜秀经济开发区,目之所及,处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处处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安庆市宜秀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小龙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4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机器在飞速运转,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作业。公司行政部经理陈文宣介绍:“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每年增速都能达到10%,不管是产值、税收、就业都在增长。”

小龙人公司能迅速走上发展快车道,离不开加宝工业园的扶持。加宝工业园是宜秀经济开发区园区内一个以食品加工业为主,食品上下游企业为辅的园中园,总投资7.2亿元,占地面积220.55亩,规划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工业厂房13.7万平方米。周边高铁站、高速公路、港口、民航机场织起了一张强大的交通网。该项目由安徽加宝实业股份公司投资建设,是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安庆重点园区项目之一,主要包括多层标准化厂房、食品制造、食品安全检测、食品研发、科研商务中心、物流仓储,以及商务办公等其他商务配套辅助设施。

安徽加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杰龙介绍:“我们配套地下有三条管网,所有企业生产出来的工业污水,通过地下管网进入后面自建的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也进入地下管网。环保这一块能达到国家标准,企业不用在环保这一块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

此外,加宝工业园内的水、电、燃气、网络通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实现安全、消防、保洁等一站式服务,园区监控、安保一体化,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目前入园企业已达30多家,其中食品类企业17家。小龙人公司行政部经理陈文宣告诉记者:“很多手续不要办的,包括土地、规划这些他们都做好了,我们来了就能直接投入生产,不然我做厂房资金就紧张了。我们就安心地投入技改、产品研发、销售。再一个,进入加宝园区又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每年补贴都有100多万。”

为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宝工业园还创建了安徽加宝企业服务中心,推出七大服务项目:金融服务咨询、工商财税代办、工程改造咨询、法律咨询、人事招聘代办、经济信息咨询、物业服务等,真正做到了“给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安徽加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杰龙介绍:“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设二期工程。二期工程规划28000多平方米的厂房、配套用房。我们于7月1号开始二期工程动工建设,目前三栋厂房11月份全部封顶完工,综合楼春节前全部封顶,大概明年五六月份可使用。”

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多年来,安庆市宜秀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其中,加宝食品工业园和食品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百亿食品产业园,创新产业园重点打造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四新经济”产业园,英德利机械产业园大力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区。

英德利机械产业园于2016年建成,目前已拥有19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20余家。今年1—9月份,这个工业园已实现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30%。

英德利机械产业园办公室主任方琳介绍:“厂房里都会配有办公区域、生活区域,根据企业需求,我们也可以提供员工宿舍。我们为入驻企业提供水、电,政府的政策宣传,平时的环境卫生,还有代办入园手续,我们都可以为他提供。”

截至目前,宜秀经济开发区拥有706亩的食品产业基地及4家专业化园中园,建有标准化厂房80万㎡,可为投资项目提供充分的承载空间。宜秀经济开发区招商办副主任宋兰兰介绍说:“706亩的食品产业基地,呈一字型分布,将集‘产、融、园’为一体,重点引进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装备制造、商业物流配套等,构建产业新体系。宜秀开发区建有4家专业化园中园,建有标准化厂房80万㎡,目前已用59万㎡,还剩21万㎡可承载相关项目。加宝食品工业园8栋标准化厂房,聚焦食品加工、食品包装等企业。英德利工业园已建成14栋标准化厂房,重点发展智能机械制造和新材料生产应用产业。义和科技园已建成3栋标准化厂房,聚焦食品研发产业。创新产业园分一期二期,一期已建12栋标准化厂房,聚焦发展四新经济;二期合作方式灵活,可以分期付款进行购买、租赁,也可以根据需求定制标准化厂房。”

安徽嘉鑫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12月落户英德利机械产业园,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困扰,没有各类手续办理的耽搁,短短几个月,这家企业就实现了投产。公司总经理华海生说:“我们选择英德利产业园,首先它的地理环境更适合我们企业入驻,第二个,离钢材大市场很近,我们发货到外地很方便。这里的服务可以这样讲,随叫随到,我们没有为其他事情操过心,英德利帮我们一手都办好。”

据了解,安庆市宜秀经济开发区在空间整体结构布局上为“两轴四区”,“两轴”是龙眠山路和独秀大道,“四区”分别为工业区、物流区、商贸区和居住区。功能定位是以食品产业和智能制造为主导,以商贸、居住为配套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市政道路主要是九横十一纵,主次干道和支线道路相连接,规划总长度约65公里。

本着基础先行的原则,目前区内主次干道和支线道路基本连接,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区内中山大道、龙眠山路、天柱山东路、独秀大道等主干道与主城区相应对接。2015-2017年实施道路亮化、绿化、黑化等五化改造工程,改造了17条市政道路,2018-2019年为大寨河和谷桥河整治,对8条市政道路的污水管道进行改造,使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和配套得到全面提升。园区成立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累计完成投资15余亿元,给入驻企业提供“七通一平”。与此同时,积极完善生活配套功能。基础设施覆盖率和环境承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开发区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招商引资及项目入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宜秀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局长王玉清自信地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给客商落地生根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以宁安城际铁路为分界线,分南区北区。北区以工业、商贸、部分商住为主。南区以商贸、商住为主。市政道路路网格局已经形成。落地企业,水电气通讯网络的接入不存在任何问题。生活配套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学校、医院、菜市场、综合体建设及大型酒店布局合理。”

从满眼荒芜到高楼林立,从阡陌交通到路网顺畅,安庆市宜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开发区发展进程中来。一家企业的员工涂慧慧说:“我是18年过来的,我家是桐城的,觉得安庆发展好。这两年路更通畅了,交通也比较方便,购物娱乐休闲都挺好的。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娱乐消费更倾向,周六周天走路二十多分钟到七街。医疗方面,市立医院新区就在这里。未来打算在这里入驻,觉得比较方便。”

回望来时路,安庆市宜秀开发区前行的道路清晰、脚下的步履扎实,发展的鼓点铿锵奋进。新平台承载新梦想。今天的宜秀经开区人,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宜秀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和功能发挥,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安庆市宜秀经济开发区招商办副主任宋兰兰表示:“当前,安庆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节点城市,作为我们开发区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善于借力,把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宜秀开发区要一手抓主导产业,实现智能装备产业产值50亿元,一手抓首位产业,重点打造百亿食品产业园,争创省级一流品牌园区。

来源:安徽经济网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箭 马力强
安徽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