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与安顺两市携手帮扶走过23年,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两地并肩作战、合力攻坚,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如期进展,脱贫与协作齐头并进,成效显著。青岛晚报联合青岛安顺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推出《情牵安顺》栏目,以支教、支医等人物视角,以人文情怀聚焦社会发展,搭建起两地沟通桥梁。
为一份深情 他转身又是一年
支教老师邢念民有使不完的劲
2019年夏天,47岁的邢念民做了一个让周围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决定:在结束一年的安顺支教生活后,他决定继续支教一年。在他看来,面对着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面对着当地老师们的期待,他实在无法拒绝。教育不分地点,哪里都是三尺讲台,已经从教20多年的他,到了安顺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邢念民给学生们讲解“时尚青岛”明信片,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青岛
邢念民是中学一级教师,由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派出到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支教,担任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任务,并被关岭县委组织部任命挂任为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校长助理,参与学校管理。
在关岭民族高级中学,邢念民主动参与到听评课中,熟悉数学教学所采用的方法,并做到两地教学方法的融通;常与教师交流青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城阳二中的443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邢念民积极联系城阳二中,为关岭民族高级中学课堂教育送来充满生机的教学法,多位老师赴安顺送课,引起热烈反响。他还在当地建议引入导学案,针对当地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邢念民采取小步子密台阶推进教学过程,灵活选用多方互动、合作探究、及时反馈、课堂展示、讲台讲评等多种学习方式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关心学生状态主动谈心,因此取得较好的效果。2018-2019学年度被安顺市教育局、关岭自治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支教教师”,在关岭自治县教育局组织的2019年县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获得高中数学一等奖。
在关岭一年多,邢念民个人为困难学生捐款2600多元,联系城阳二中全校师生募集善款36400元资助民中88名学生。2019年4月份,由城阳二中牵头促成逸云集团助力困难学生7年资助60名学生共计34.8万元,让当地学生感受到了青岛爱心。“邢老师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和我们老师同学亲如一家,作为关岭民中和青岛那边的联络人,给我们学校带来了贫困同学的助学福利,也给我们老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2018年他给我们上了几节示范课,让我们学到了青岛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工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会把这些好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关岭民族高级中学数学教师韦开学说。
带上2岁女儿来支教
支教老师韩玉梅与同学们结下深厚情谊
支教,对于城阳一中老师韩玉梅来说,是早已埋进心底的一颗种子。能用自己的付出,帮助困难地区的孩子们走向崭新的世界,这种力量让她义无反顾。2019年秋天,城阳一中老师韩玉梅克服困难,带着2岁的女儿踏上了安顺支教之路。
韩玉梅老师收到的教师节卡片
韩玉梅是城阳一中的一名历史老师,目前也在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支教。做一名支教老师,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当得知有机会可以到安顺来支教时,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因为孩子太小,她只好带着孩子到了安顺,把孩子托人照顾,自己一心投入到了支教工作当中。“这里的孩子没有在课堂睡觉的,谁打盹了,就主动站到教室的后排,让我非常受触动,感觉自己的责任很大。”韩玉梅说。
工作中,青岛城阳区用的教材与高考考卷和贵州关岭县的都不一样,来到学校之后,韩玉梅需要全部重新备课。在民族中学,一个班有60多名同学,因为怕后面的学生听不到自己的声音,韩玉梅使劲喊,喊到嗓子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安顺市关岭县虽然是贫困县,但是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他们真正实践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学校和政府都认为帮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就相当于对一个家庭的扶贫成功,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我的本职工作。”韩玉梅说。
韩玉梅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
虽然到贵州只有短短的2个月,韩玉梅已经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光荣而骄傲,我愿为这份伟大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韩玉梅说。(青岛晚报记者 马晓婷)
(稿件原载于2019年10月23日《青岛晚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