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秦淮河的十里风光被唐代诗人杜牧描写得淋漓尽致,也让南京秦淮的繁华千古流芳。紧依秦淮河畔的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不仅承载了几代南京人的回忆,更是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在城市发展中不断迭代、革新,2019年以来,随着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持续推出,夫子庙各商家普遍从中受惠,南京税务减税降费“红包”助力老街焕新颜。
味道老街话情怀
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小吃品类繁多,最令吃客难以忘怀的,必属“秦淮八绝”了。香气浓郁的麻油素干丝,鲜美金黄的牛肉锅贴,齿颊留香的黏糯糕团,甜咸酥脆的蟹壳黄烧饼……这是外地游客关于南京的记忆,也是南京最地道的经典滋味。
南京夫子庙旅游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公司在夫子庙景区内经营管理秦淮人家、晚晴楼等老字号餐饮品牌,2019上半年接待顾客数量约为15万人次,营业收入1500余万元,光小吃文化每年就创造了税收80余万元,说明我们这些老南京的味道还是深入人心的。”
晚晴楼财务经理表示:“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后,2019年以来我们已经节约各项税费共十多万元,这部分资金用来改善店面环境和服务质量,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意也更好!”
节日老街话活力
“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拥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盛名的秦淮灯会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在老南京眼里,不到夫子庙看灯,等于没过年;不在夫子庙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每一年正月,夫子庙张灯结彩,街道小巷里的花灯彰显了秦淮风韵,秦淮画舫的桨声讲述着金陵故事。在这影影绰绰的灯河里,夫子庙老街一直展现出持久的发展活力。2019年春节长假期间,夫子庙景区花灯展累计接待游客228.7万人,创造旅游收入1073余万元。
2019年春节期间,南京税务工作人员走进夫子庙景区花灯展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管委会经济科沈科长表示:“如今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会利用不同的节假日,结合夫子庙景点,开发出各种契合节假日主题的活动。而夫子庙的旅游经济如今已经成了区域经济的重头戏了。每年光景区游船、门票等收入就有2.1亿余元,对当地税收贡献达4000余万元。”
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的主力军,201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调整为10万元,夫子庙内绝大多数商铺都享受到减税降费的红利。2019年上半年夫子庙街道商户增值税税收收入7500余万元,同比2018年下降约13%,减轻了夫子庙内个体纳税人负担,为景区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魅力老街话革新
秦淮文化在传承浓厚儒家思想的同时,又与多种文化交相辉映,足以彰显它的多样性、包容性。王谢故居恢复了东晋时期王谢家族政治生活场景,向游客展现两大巨族的历史贡献和文化魅力。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将千年科举历史收录其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展现了老街的新景象。“德云社”作为北方文化,向南京人演绎各种风格流派的相声,加强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南京税务工作人员走进夫子庙商户宣传减税降费政策
旧时的“卖货郎”,现如今慢慢衍变为“秦淮品牌”文创产品。目前品牌在售8000余款产品,销售渠道也从实体店拓宽到网络销售,一年文创产品收入超3000万元,对税收的贡献也达200余万元。现如今,可爱的状元郎帽、造型别致的手提花灯、秦淮灯会收藏版邮册……一件件带有南京特色的产品正成为不少游客的伴手礼首选。
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夫子庙商户们有更多的资金去做创新研发工作,现在,不仅销量越来越好,“秦淮品牌”在业内外也叫得更响了。
作为南京地标性建筑的夫子庙,浓缩了几代南京人的记忆。在这里,既能看到历史又能感受生活,既能品尝味道又能刷新回忆。南京税务将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力这座百年老街顺应时代发展,展现出新的味道、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