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的10月11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韩立明率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安徽滁州市考察。
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来滁考察(央广网发 南京日报崔晓 摄)
考察中,宁滁两市签署共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滁州来安县与南京江北新区签署了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
地域相近,山水相连。在南京都市圈范围内,滁州距离南京江北新区是最近的。滁州下辖的来安县汊河镇,距江北新区仅13.5公里。
来安县城市风貌(央广网发 来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座两省交界处的小县城,借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东风搭上“南京快车”,作为苏皖两省双方合作的“桥头堡”,再次按下发展“加速键”,在融入“大江北”的进程中迎来共赢发展的新机遇。
晚高峰一个小时到达南京市区
2019年10月18日,周五,17点30分。
在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一机关单位工作的尹文健,结束了一周忙碌的工作。跟朋友约好见面地点后,他启动了自己的爱车,熟练地转动方向盘驶出单位大门。
改建中的汊河大桥(央广网发 来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十来分钟的时间,尹文健熄火停了车,这会儿,他已经到了南京地铁3号线底站——林场站。搭上这班熟悉的地铁,尹文健很快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新街口,与朋友碰上了面。此时,恰逢周末晚高峰,但时钟却只刚刚划过了1个小时的时间。
对于汊河人乃至来安人来说,这样的情形早已司空见惯。从汊河经济开发区出发,仅7公里就到南京高新区,来安县中心距离江北新区中心也就40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地缘相连让两地建立起天然的联系,特殊的区位优势,特别是随着国家级江北新区的崛起,在滁州市东向发展融入“大江北”的重大战略中,来安县成为一片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热土。
宁滁城际铁路规划图(央广网发 来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交通是区域竞争的核心元素。“内联成环、外联成网,全面拉开区域交通大框架。”来安县发改委主任俞德贵告诉央广网记者,来安县正积极推进汊河大桥改扩建工程建设,谋划蒋渡大桥、中李大桥、幸福大桥等连接南京的跨滁河桥梁建设。
来安县还在不断努力拉长公交延伸段,南京602路公交车即将直通汊河镇。此外,2019年8月中铁建十一局来安项目部在滁宁城铁水口站开钻打桩,标志着滁宁城际铁路项目一期工程来安段开工建设。2022年6月30日全线通车试运营后,来安县将正式进入“城轨时代”。
“0550”和“025”在这里共存
立足建设“零距离”交通圈,来安县努力推进路网与江北新区无缝对接。也正因为这样的先天优势,使得来安县域内超一半的企业来自江苏,助推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突飞猛进。
位于来安县南部的来安汊河经开区与南京江北新区仅一河之隔,是全县东向发展的“第一站”。“我们管委会的招商电话区号,分别有滁州的0550和南京的025两个。”来安县汊河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工会主席李正秋说,汊河经开区引进的企业中,南京客商投资的超过80%,来自南京的企业中高管及技能工人约4000人。
来安汊河经开区引进了众多江苏企业(央广网发 来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李正秋告诉记者,汊河经开区按照发挥优势、资源互补、错位发展、配套融合的原则,积极对接中车集团厂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利用安徽省轨道检测中心、轨道研究院等现有平台,承接其中下游产业,不断壮大轨道交通产业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目前,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已入驻轨道交通企业118家,高铁七大类168个主要部件可生产近百个。这里已经达到“高铁、地铁上所能看见的,汊河均可生产”的能力,成为中车集团轨道交通重要零部件供应基地。
在安徽盛世高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生产、检测用于动车、地铁的车门、电源控制箱等。“我们是最早入驻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的企业之一。”公司副总孙剑群介绍,现在全公司共有300多人,研发团队以江苏籍员工为主,剩下一半以上都是来安本地人。
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盛世高科为广大员工提供了优质的福利保障。孙剑群说,“我们给员工买了南京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工资待遇也向南京看齐。此外,当地政府也为员工的住宿、子女上学、医疗等,开通了快捷便民服务。不仅如此,不少南京员工还在汊河买了房,成为‘新汊河人’。”
融入南京都市圈半小时核心圈层
从“过江牵手”到“拥江合作”,来安县在融入“大江北”的进程中扮演起越来越重的角色。按照“努力打造美好安徽第一印象“和“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南京江北门户”独特区位,应势大江北,深化大融合。
正在修建的城轨(央广网发 来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俞德贵介绍称,近年来来安县积极推进汊河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改革,充分发挥汊河新区毗邻江北新区的区位优势,在规划编制中,主动对接江北新区规划。为进一步对接“大江北”,启动汊河新区板块规划编制工作,在汊河总体规划上进一步做到与南京江北新区的无缝衔接,大力完善各项控规,修编完善各项专项规划。
特别是在民生工程建设中,来安县居民深切享受到了“大江北”的红利。以来安县第二人民医院为试点,进一步扩大与南京医科大学互动,通过专家定期坐诊等方式,大力提升县二院的医疗医技水平。如今,来安县居民在南京三甲医院看病时,已能实现医保联网、跨省结付。
来安县城市风貌(央广网发 来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来安城市同时,来安县还引进了南京金陵中学等一线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一批高水准的中小学、国际幼儿园的办学;积极引进南京知名高校在汊河设立分校,配合南京铁道车辆技师学院在汊河新区设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实训基地。
俞德贵表示,瞄准下一步工作,来安县将以汊河为引领,“长江经济带产业新城标杆”为定位,主动对接江北新区规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空间布局整合,同时带动水口、大英、等沿边镇与南京同城化发展,融入南京都市圈半小时核心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