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 构筑红河产业发展新高地

云南学习平台2019-08-26
订阅

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0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8亿元。今年1—7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61.5亿元……

一连串数字透露出可喜的讯息,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云南红河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沿着“大抓产业、大干工业”的主线,起步开拓,经风成长,长足奋进,构筑起红河工业产业发展新高地。

“大树移栽” 产业集聚经济兴

走进蒙自经开区大屯园区,一个个现代化的企业,在平坦开阔的土地上次第而生,鳞次栉比,彰显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孤寂的“原野”,如今已是客商、企业纷至沓来的投资宝地。

截至2018年底,蒙自经开区共汇集各类企业409户,其中工业企业165户,规上工业企业77户,形成了钢铁、冶金、能源化工、生物资源、建材、机电6大支柱产业,带动就业人数2.6万余人。

不破法规破常规。今年初,经开区连续制定出台了《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工作要点》《蒙自经开区2019年稳增长责任制暨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方案》《蒙自经开区2019年重点项目推进责任制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稳增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位。

“见苗浇水”“大树移栽”,经开区以超前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务实的举措,大抓产业、大干工业,跑出了红河工业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从红河钢厂到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再到浩志橡胶深加工等,他们都是在经开区成长、发展、不断壮大的成功企业。

立足红河州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优势,着力实施补链、扩链、强链工程,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打造产业聚集。

依托云锡集团、云铝等工业基础,重点引进铜深加工和铝深加工及铟基、铟深加工配套项目,积极发展锂电铜箔、高端铝箔等新材料产业;利用开远热电气循环利用产业园大力发展纺织产业。补齐主导产业不优的短板,保障了园区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推进上,云南惠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锂电铜箔项目一期设备安装调试基本完成,已产出标准铜箔;云南惠丰铜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无氧铜杆生产线建设项目两条生产线已投产并满负荷生产,第三、第四条生产线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试生产;云南铂骏年产20万辆多功能皮卡车项目已完成前期相关手续,正进行厂房基础工程施工及办公楼建设,相关证照及施工手续正在抓紧办理,力争今年年底投入试生产……

随着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加紧建设,经开区的实力得以不断提升。

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蒙自正朝着吸纳高新技术、跨国公司投资、大型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集聚之地、创新集聚之地、领军企业集聚之地的目标迈进。

转型升级催生发展新动能

每一个经开区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经历传统产业后劲乏力的阵痛。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则成为经开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个好的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优势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

以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为引领,使得蒙自经开区产业承载空间不断完善。

先后引进了投资1.6亿元的年产6万吨无氧铜杆项目、总投资24亿元的年产4万吨锂电铜箔项目、投资34亿元的年产10万吨锡冶炼异地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润鑫年产15万吨智能化铝合金铸锭生产项目等一批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项目;

如今,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以及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在蒙自经开区不断涌现,“红河智造”品牌越擦越亮,正引领全区驶入对标高位、创新突破的转型升级快车道。

荣誉是最好的褒奖。在2018年商务部国考中,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第110位。在5大类53项考核指标中,有17项指标优于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平均水平;省级考核在国家级园区组(共8个)中排名第1位。

责任编辑:李朝飞 赵玮 余秋
云南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