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礼泉交通70年 道路运输大发展
70年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礼泉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城乡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绘就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壮美画卷。
西咸北环线礼泉段立交桥
一路风雨一路歌。纵览礼泉交通巨变,自新中国成立之后,礼泉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经过三次修路高潮,县乡公路有了显著发展,境内干线公路网基础框架基本形成;70年代,礼泉推行农村大地田园化,按照“三端一平”的要求,境内农村公路普遍进行统一规划整修,按等级标准加宽、改造、裁弯取直;90年代末,在礼泉县城大规模改造和建设的影响带动下,20个乡镇所在地的集镇建设迅速发展起来,全县农村掀起了集资修路的热潮。
福银高速公路礼泉段
进入21世纪,国家启动“道路四通八达工程”(简称通达工程),交通部实施“村村通公路”(简称村村通工程),大大加快了县乡公路新修、改造、提升等级建设步伐,礼泉交通融入全国大交通快速通道。
旱腰带地区扶贫旅游公路路床爆破现场。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共礼泉县委、礼泉县人民政府积极抢抓中、省、市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的机遇,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四好路”建设,强势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礼泉泔河二库大桥
新中国成立之后,礼泉县公路运输业开始发展。至1979年,全县共有各类公路运输车辆1209辆,其中汽车、摩托车182辆,年完成货运量29883吨,周转量12.23927万吨/公里。礼泉汽车站全年客运量达到27万人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公路运输市场全面放开,全县公路运输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时期。
礼泉汽车站
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整治
2000年11月,礼泉县玉祥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经营出租车100辆,公交车10辆。2008年至2012年,该县公路客运量由116.0316万人次提高到119.7574万人次,公路货运量由257.5213万吨公里提高到280.6353万吨公里。
出租车日常监管
党的十八大之后,礼泉县先后建成5个五级客运站,在省干道、主要县、乡道沿途修建招呼站、停靠点(亭)144个,农村客运网基本形成。同时,城乡快递物流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县、镇、村全覆盖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
客运车辆安全检查。
2016年底,礼泉县公交公司成立,一次性投入32辆比亚迪纯电动公交车,开通7条公交线路。2017年客运量290万人次。
新能源公交车
货运物流车辆
水运方面,依托关中地区最大的水面资源——万亩泔河水库开发。醴泉湖水上运动中心水面面积10000亩。现有普通客船5艘,交通船2艘,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
醴泉湖海事监管
礼泉昭陵旅游路牌坊
追古观今,礼泉县的交通运输事业成就喜人,前景广阔。到2025年,全县公路网等级结构和客、货运输线网要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到2035年,县域公路网总里程要进一步增加,布局、结构要全面优化,形成以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中的“七横、六纵、三辐射、一环”为主骨架,其他县道以上等级公路、乡道为次骨架,通村公路为支线,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公路交通网络。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成熟,“互联网 ”交通运输广泛应用。一体化、智能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形成。这将开启礼泉交通运输发展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