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力之城 | 数说临安70年②·产业转型新气象:从结构单一到百舸争流

杭州学习平台2019-10-07
订阅
作者:许新虹 翁涛

临安街景 顾兆明 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杭州市临安区立足自身禀赋,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农业质效显著提升,工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更趋协同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妇女们成立了一个托儿所,使全队的妇女可以参加劳动(1956年11月)

产业结构优化协调

建国初期,临安区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行业门类较为单一,194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0.1%:3.1%:6.8%。改革开放以来,临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稳步调整,2018年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8%:44.2%:47.8%。

临安1949年与2018年产业结构占比变化

杭州临安制锁总厂

农业生产质效提升

建国初期,临安区农业生产原始,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落后状态。1949年临安区农业总产值0.22亿元。而到了现在,临安区目前已形成竹笋、山核桃、水果、茶叶、花卉园艺、畜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体系。2018年,临安区农业总产值62.20亿元,是1949年的近283倍,年平均增长8.5%。

农业生产质效提升

临安集市贸易市场(1987年8月)

工业转型高端制造

建国初期,临安区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区全部工业企业仅为10家,工业总产值仅为152万元。改革开放以后,临安区工业实现总量跃升、企业数量倍增、技术持续升级,到2018年底共有工业企业3981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达797.65亿元,为1949年的52477倍,年平均增长17.1%。目前已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高端工业体系。

工业转型高端制造

1955年拍摄陶爱莲采桑的照片

服务业蓬勃发展

建国初期,临安区服务业门类少、规模小。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市场需求增长和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等多重因素推动,服务业进入较快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服务业繁荣活跃。2018年,临安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8.15亿元,是1949年的17210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升至47.8%,比1949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主要年份临安区服务业增加值

主要年份临安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来源:杭州市临安供稿中心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安区统计局
责任编辑:王佳 赵明杰 郑霞
杭州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