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北碚剪纸

重庆学习平台2019-03-14
订阅
作者:王思屹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北碚剪纸,是重庆剪纸乃至全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民间文艺的一颗璀璨明珠。

梁素剪纸作品《文化站》

北碚剪纸作为重庆剪纸和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2014年被纳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继琳剪纸作品《川江号子》

北碚剪纸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诸多民间艺术同期产生和发展。到了唐朝时期,随着蜀地的大面积开发和经营,北碚剪纸艺术日趋发展成熟,但仍属于女红的范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和传统吉祥式样。

北碚剪纸作品

经历了元末明初和清初与清中期的湖广填四川,各地人口迁入四川重庆,也把这种最民间、最朴素的剪纸艺术传播开来,与本地剪纸的剪刻技法和构图形式相融合,奠定了当今北碚剪纸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北碚剪纸由此发端。

北碚剪纸作品《绿林思语》

北碚剪纸作品《赶花集》

北碚剪纸摆脱传统样式的局限,开始与本地自然人文特色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始于20世纪50年代。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教师梁伯文将这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搬进美术课堂、列入教学计划,让学生开始尝试新剪纸创作,这也为北碚剪纸以后的创作和审美建立了规范。

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剪纸传承人梁素为状元小学孩子们展示她的剪纸作品“足球小将”

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黄继琳指导市民剪纸创作技艺

重庆市工艺大师梁世惠为留学生进行剪纸教学

北碚剪纸偏重写实,以柔丽秀美见长,以梁素为代表工艺大师们借鉴并吸收了国画、版画、镶嵌画、布艺等一些艺术形式的技法,画面丰富饱满。北碚剪纸突出地域特色、三峡特色、民间民俗特色,经数年磨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巴渝文化特色。梁素、黄继琳、梁世惠等工艺大师不断创新表现方法,研发出北碚晕染剪纸,极大地丰富了北碚剪纸的发展内涵。

北碚剪纸作品《十二生肖纳福》

北碚剪纸擅长于南派剪纸,作品偏重写实,以秀丽柔美见长,有别于黄河剪纸的粗犷与夸张,在长期的创作和实践过程中,北碚剪纸形成传统和现代两大板块内容。

北碚剪纸作品《古镇画廊》

传统北碚剪纸多取材于神话故事、年画、戏文,地方风俗以及自然风光。纸张色彩为单色(多为红色、黑色、蓝色)。创作以传统的剪、雕、刻、镂等技法为主。作品大都呈现一种细腻平实的静态之美,套系作品居多,如以北碚为题的八大系列:北碚风光、北碚古镇、北碚新城变化、北碚金刀峡、北碚缙云山、北碚北温泉、北碚抗战文化、北碚小三峡等。

黄继琳剪纸作品《黄河谣》

现代北碚剪纸,在传统剪纸的表现形式上,结合装饰画、水彩画、水粉画以及油画的一些表现技法,独具匠心从宣纸的染色上进行创新,充分运用宣纸(生宣)的染色特性,让多种色彩自然流淌、晕染,形成各种各样的纹理和色彩组成,而后根据创作内容进行纸张与颜色搭配。作品成型再辅以晕晕染色纸衬底,前后重叠、色彩斑斓、层次清晰,立体感较强,装饰效果极佳,富有时代表现力和审美意味,成为北碚剪纸艺术的延伸与创作。

黄继琳套色剪纸组图《民族舞蹈》

北碚剪纸取材本土,极富地域特色;构图丰富,极具装饰美感;包容创新,精品力作频出。

剪纸进基层深受群众喜爱

剪纸进校园,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北碚剪纸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交流活动,受到各界好评,作品在全国诗文书画篆刻摄影作品创作交流会、全国中青年剪纸优秀人才评选、中国剪纸艺术节、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交流会等各种活动中屡获大奖。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相利
重庆学习平台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