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太纯:从一事,终一生

重庆学习平台2019-10-23
订阅
作者:谢清城

受到家庭熏陶,他4岁开始学戏,14岁进入梁平剧团拜师学艺,18岁正式登台演出,36岁出演第一部梁山灯戏,如今年近古稀之年,仍然活跃在梁山灯戏的舞台上。他的一生,都是在唱戏中度过的。

“六十多年了,唱戏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我爱戏剧甚至胜过爱我自己。他是阙太纯,梁山灯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说起唱戏,阙太纯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梁山灯戏《好人邓平寿》剧照,阙太纯(右四)饰演七表叔一角。(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馆供图)

“父亲既是引路人又是恩师”

说起阙太纯唱戏路上的引路人,就不得不提到其父亲阙德芳。阙德芳是梁平剧团的川剧老师和导演,每天唱戏、说戏是他的工作日常。在那个没有电视电影的年代里,可以说,阙太纯是听着父亲的戏曲长大的。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阙德芳常常会将年幼的阙太纯带到剧团里玩耍。“父亲在台上指导学生唱川剧,我就在一旁跟着瞎唱,空闲时候,他也会顺带着教我一些基本功。起初,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玩,哪里晓得这一唱就唱了一辈子……”讲起自己关于戏曲的经历,阙太纯滔滔不绝,语速飞快,眼光炯炯有神。到了13岁该小升初的年纪,阙太纯却落榜了。一年后,阙太纯主动请缨,接过父亲的衣钵,进入梁平剧团正式拜师学艺。

在阙太纯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位不苟言笑、痴艺敬业的严师。“每天5点准时起床,跟着父亲在河边的沙坝上练腰、练腿、练身段、练嗓子、翻跟头。练到8点跟着父亲去剧团上班,又在台子上一圈圈练习跑台步。要是动作哪里做得不规范,父亲直接就是一鞭子打过来。”说着说着,阙太纯打趣道,“人家都说黄金棍下出好人,我这是严师鞭子出高徒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掌握好唱戏这门技艺,除了苦练别无他法。”如是几年,阙太纯最终凭借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演技在剧团中站稳了脚跟。

枯燥否?累否?答案是肯定的。但正如阙太纯所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梁山灯戏《抢公公》剧照,阙太纯(中)正在专心表演。(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馆供图)

“唱了一辈子的戏,最爱的还是梁山灯戏”

1968年,18岁的阙太纯正式登台演出。而后,为了迎合台下观众的口味,川剧、京剧、话剧、歌剧、样板戏等等,他统统唱过。直到1983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梁山灯戏,才算是找到了一生挚爱。

“一切皆是因缘巧合。”说起与梁山灯戏的初相识,阙太纯感慨道。1983年,剧团正在排演梁山灯戏《送京娘》,原本饰演赵匡胤的男演员并非武生,因此呈现出的舞台效果并不好。此时,导演相中了擅长武生表演的阙太纯,让他顶上演出。

“《送京娘》的音乐一出来,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梁山灯戏与川剧中的灯调有相似之处,但梁山灯戏更加好动,这种好动不同于轻歌曼舞,它是热烈的,奔放的,用我们的行话来讲,就是崇尚‘嬉笑闹、扭拽跳’,令人开怀捧腹。自从我唱了《送京娘》后,就深深地爱上了梁山灯戏。”阙太纯说。

赵匡胤一角的成功演唱,彻底向阙太纯打开了梁山灯戏的大门。两年后,梁山灯戏戏剧实验演出队伍成立了,他作为队伍“顶梁柱”更是时常深入乡镇和工厂企业、田间地头为普通群众演出。

阙太纯(右)正在为学员示范梁山灯戏经典桥段。熊伟 摄

阙太纯告诉记者,每次下乡演出时,无论经过多久的跋涉,演员们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搬”。所有演职人员马不停蹄,全员出动,搬抬道具,搭建舞台。待布景完毕,演员们稍作休息,便开始化妆、变装。待一切准备完毕后,演员们便开始对台词的对台词,对戏的对戏,各自操练开来,这一切只为拿出最好的演出奉献给台下的观众。

表演任务紧的时候,剧团一天要赶好几个场子。“连续赶场确实累,但只要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头,再疲惫也能一下子精神抖擞。”阙太纯笑着说道。

1990年,阙太纯担任了区文化馆戏剧辅导干部,在他的带头参与下,剧团在原有百多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又改编或新创作了30多部剧目。“作为一个剧团,你首先要明白戏为谁演,剧为谁排?我们的定位很明确,戏为农民演,剧为农民排,永远扎根基层,服务农民。”阙太纯的话掷地有声。

“用余力助推梁山灯戏传承与振兴”

六十多年过去了,阙太纯的演艺生涯硕果累累,在省、市、全国比赛中多次荣获奖励。如曾在梁山灯戏《抢公公》中扮演公公,该剧获首届重庆市农村文艺汇演一等奖;在梁山灯戏《卖驴》中饰演爷爷,该剧在全国“群星奖”决赛中获银奖;后来,更是被评为国家级梁平灯戏的代表性传承人。

面对这些嘉奖,阙太纯淡然地说道:“比起我个人的荣誉,我更在意的是梁山灯戏的传承与振兴。”

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梁山灯戏的魅力,今年已69岁高龄的阙太纯依然活跃在梁山灯戏的舞台上。在《好人邓平寿》一戏中,阙太纯扮演七表叔。阙太纯说,他和其他老戏骨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演出一部有品质的作品,用余力助推梁山灯戏传承与振兴。

阙太纯《抢公公》剧照。(重庆市梁平区文化馆供图)

后来,一则好消息从剧团传来,《好人邓平寿》作为重庆市唯一入选的戏曲剧目,将于8月初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参加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正当阙太纯全身心投入复排中时,其儿子却突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这让一家子陷入无尽的焦虑中。

“既已选择便无言放弃!”阙太纯很快就从逆境中调整过来,投入到复排之中。每当灯火照亮舞台、灯戏音乐奏响之时,他就会沉浸其中,忘记一切阴郁和失落。

在教导学生方面,阙太纯同样不遗余力。他喜欢人才,却不保守,说戏时从来都像舞台上演出那样认真,一丝不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做示范。这种对艺术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常常令他的徒弟们受益匪浅。

阙太纯(左)正在指导纠正学员的动作。熊伟 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阙太纯从小演员唱到了老演员。他说:“既然选择了唱戏,就要把这出戏一直唱下去。”

来源:重庆市梁平区新闻中心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区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周芯羽 伍登科
重庆学习平台
订阅